鼻腔的生理结构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组成。
(1)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组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鼻尖与鼻翼软组织与皮肤粘连甚紧,如果发炎则很疼痛,也是痤疮、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外鼻的静脉血汇流海绵窦,如炎症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检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2)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并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疖。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较薄,与硬脑膜相连甚紧,有嗅神经通过。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3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内侧与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总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在中鼻道有额窦、前筛窦及上颌窦 开口,在上鼻道有后筛窦和蝶窦的开口。
(3)鼻窦也称为副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①额窦:位于额骨的下部,后壁为一薄骨板与颅前窝相隔,底壁相当于眼眶的内上角,甚薄。发生急性额窦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②筛窦:位于眼眶与鼻腔外上方之间的筛骨内,由极薄的小骨板组成蜂窝状小气房,分前后组。其外侧面与眼眶的内侧面为纸样板,菲薄如纸,故筛窦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③上颌窦:居于上颌骨体内,为鼻窦最大的一对,其平均容量约13毫升。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故比其它的窦易发炎。
④ 蝶窦: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内,其顶、外、后壁均借骨板与颅中窝及颅后窝相隔,与眶尖关系密切,故蝶窦炎时可引起视神经病变。
图一:鼻腔的额切面。
图一:1、额窦;2、眼窝;3、筛窦;4、上颌窦;5、上鼻甲;6、中鼻甲;
7、下鼻甲;8、鼻中隔。
图二:鼻腔的额切面
图二:1、筛窦;2、上颌窦;3、上鼻甲;4、上鼻道;5、中鼻甲;6、中鼻道;
7、下鼻甲;8、下鼻道;9、鼻中隔。
图三:鼻腔的侧切面
图三:1、下鼻道;2、鼻前庭;3、鼻阈;4、下鼻甲;5、鼻堤;6、额窦;7、最上鼻甲;
8、蝶筛隐窝;9、蝶窦口;10、蝶窦;11、上鼻甲;12、上鼻道;13、中鼻甲;
14、中鼻道;15、咽鼓管咽口;16、咽鼓管圆枕。
转自《中国鼻炎绿色治疗网》, 百拇医药
(1)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组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鼻尖与鼻翼软组织与皮肤粘连甚紧,如果发炎则很疼痛,也是痤疮、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外鼻的静脉血汇流海绵窦,如炎症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检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2)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并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疖。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较薄,与硬脑膜相连甚紧,有嗅神经通过。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3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内侧与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总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在中鼻道有额窦、前筛窦及上颌窦 开口,在上鼻道有后筛窦和蝶窦的开口。
(3)鼻窦也称为副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①额窦:位于额骨的下部,后壁为一薄骨板与颅前窝相隔,底壁相当于眼眶的内上角,甚薄。发生急性额窦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②筛窦:位于眼眶与鼻腔外上方之间的筛骨内,由极薄的小骨板组成蜂窝状小气房,分前后组。其外侧面与眼眶的内侧面为纸样板,菲薄如纸,故筛窦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③上颌窦:居于上颌骨体内,为鼻窦最大的一对,其平均容量约13毫升。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故比其它的窦易发炎。
④ 蝶窦: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内,其顶、外、后壁均借骨板与颅中窝及颅后窝相隔,与眶尖关系密切,故蝶窦炎时可引起视神经病变。
图一:鼻腔的额切面。
图一:1、额窦;2、眼窝;3、筛窦;4、上颌窦;5、上鼻甲;6、中鼻甲;
7、下鼻甲;8、鼻中隔。
图二:鼻腔的额切面
图二:1、筛窦;2、上颌窦;3、上鼻甲;4、上鼻道;5、中鼻甲;6、中鼻道;
7、下鼻甲;8、下鼻道;9、鼻中隔。
图三:鼻腔的侧切面
图三:1、下鼻道;2、鼻前庭;3、鼻阈;4、下鼻甲;5、鼻堤;6、额窦;7、最上鼻甲;
8、蝶筛隐窝;9、蝶窦口;10、蝶窦;11、上鼻甲;12、上鼻道;13、中鼻甲;
14、中鼻道;15、咽鼓管咽口;16、咽鼓管圆枕。
转自《中国鼻炎绿色治疗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