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80690
“因地制宜论”的合理性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5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1.15
     1月4日,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的医疗卫生发展前景分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李玲表示:“医改方案不宜全国统一,应该是因地制宜,允许试点、允许多样性。”4天后,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长高强指出医改要建立四项基本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进行公立医疗改革。此四项基本制度初步勾勒出卫生部医改新方案的框架。

    之后,便有观点称,“因地制宜”即意味着不平等。老医改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地制宜”。而“统一”的新医改基本框架破除了城乡差别,推翻了所谓的“因地制宜”论,并通过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来保障百姓的大病治疗问题。应当拍手称道。

    目前我们尚无法推知学者讲这番话的初衷,亦无法推断政府将以怎样的具体方案推进上述四项基本制度,所以如上断然“厚此薄彼”显得不那么妥当。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医改的根本立足点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在“公平”与“效率”间平衡的命题。

    在效率问题上,我们也曾产生过这样的担心:新的医改是否能够使民众真正感受到利益的均衡,抑或说资源的均分能否真正意义上兼顾效率与公平。一方面,对于那些高收入群体,可能并不在意这些“微薄”的政府福利支出;而那些低收入群体,面临大病似乎依然无法摆脱因病致穷、致困的风险,这些保障似乎又显得过于“微薄”。如果这种担心成立,那么医改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有了公平却没了效率。先前此起彼伏的医改模式之争也正是基于对效率和公平的不同平衡策略而发生的。

    这恰恰是难题所在。在我国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还十分巨大的情况下,改革目标也具有多样性;此外,医改还涉及资金筹措方式、医疗机构设置、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方式、监督管理体制等许多复杂的问题。如此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利益的改革,无论是总体把握还是局部政策调整都显得十分困难。

    应该说,正是充分考虑到这些限制,中国的医疗改革才定位于“全民基本卫生保健”——“全民”突出了覆盖之广,“基本”则折射出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产品的一定程度。这样的定位,是与国情相吻合的。

    当然,在肯定医改“中国模式”雏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落实医改目标远比形成制度框架的难度更大。一个可行而合理的政策改革方案,需要通过一种严谨的公共选择程序来确定。而“因地制宜,允许试点、允许多样性”正是这样一个选择的过程:在大制度的框架下,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改革目标进行有益的尝试和及时的调整。否则“大而化之”、“一刀切”势必难以使新医改效果与初衷达成一致,而浪费掉利用此番医改打破旧有制度沉疴的难得机遇。, http://www.100md.com(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