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抢蛋糕抢走了民众的公德
有报道说,2007年1月1日凌晨,在西安小雁塔1300岁生日庆典上,主办方定制的庆典蛋糕遭到市民哄抢,现场一片混乱。精美的塔式蛋糕蕴涵着小雁塔的瑰丽,也展示着西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可遗憾的是,一场丧失理性的哄抢,完全抹杀了这个美好的期许。为什么会发生哄抢的一幕?为什么人们的公序良俗如此不堪一击?
心理学家说过,当人们积聚在一起时,会表现出与个体独处时截然不同的群体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缺乏理性的“羊群效应”。究其实质,就是一种原始的趋利心理在作怪:既然大家都去抢,自己不抢,不就吃亏了?于是,“法不责众”、“不抢白不抢”的心理暗流汹涌而泄。
可这仅仅是个蛋糕吗?它是小雁塔的象征,甚至是西安的文化魅力。举办方定制蛋糕的初衷和立意不是在美味蛋糕本身,相反,他们恰恰想利用这个蛋糕的象征意义和宣传效应来展示西安的形象。换句话说,市民哄抢的何止是一个蛋糕,简直是自毁形象,自砸西安的旅游品牌。
行文至此,笔者不免又想起了另外几个尴尬场面:2006年5月22日,在宝鸡市经二路街头,数百人哄抢置放在阳光市场门前用来装饰街景的2000盆鲜花;2006年11月15日上午,安徽省界首市政府广场的3万多盆菊花遭到市民哄抢,现场一片狼藉;2006年12月25日晚,南京中央商场南北两侧门前用来营造节日气氛的圣诞树,万余件饰物被哄抢一空……
看似几场偶然的哄抢,其实蕴藏了某种必然。在唯经济是论的改革大潮中,我们已经顾此失彼,淡漠了道德。公共道德和公德意识因为主流群体的忽视而开始急速下滑。这一点,不管是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的学校,还是被经济指标所困而无暇抽身的各级政府,其实都应该是这些哄抢事件的失职者和忏悔者。
2006年7月3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一个让国民义愤填膺的羞辱事件:一名外籍男子在北京金台路撒出大量硬币,让路人来捡,并准备伺机拍照。可恨的是这位外籍男子的嚣张和狂妄,可喜的是市民群体表现出的自尊、自强。但这件事让人忧虑乃至不得不扪心自问的是:为什么一个外籍人拿这样龌龊的方式挑衅中国人的自尊和道德?也许,那些不时上演的哄抢事件就是最好的诠释。我们的公德底线不能再下滑了,否则,还会有更为赤裸的挑衅来嘲讽、愚弄我们的民族尊严。
文/张红蕊, 百拇医药
心理学家说过,当人们积聚在一起时,会表现出与个体独处时截然不同的群体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缺乏理性的“羊群效应”。究其实质,就是一种原始的趋利心理在作怪:既然大家都去抢,自己不抢,不就吃亏了?于是,“法不责众”、“不抢白不抢”的心理暗流汹涌而泄。
可这仅仅是个蛋糕吗?它是小雁塔的象征,甚至是西安的文化魅力。举办方定制蛋糕的初衷和立意不是在美味蛋糕本身,相反,他们恰恰想利用这个蛋糕的象征意义和宣传效应来展示西安的形象。换句话说,市民哄抢的何止是一个蛋糕,简直是自毁形象,自砸西安的旅游品牌。
行文至此,笔者不免又想起了另外几个尴尬场面:2006年5月22日,在宝鸡市经二路街头,数百人哄抢置放在阳光市场门前用来装饰街景的2000盆鲜花;2006年11月15日上午,安徽省界首市政府广场的3万多盆菊花遭到市民哄抢,现场一片狼藉;2006年12月25日晚,南京中央商场南北两侧门前用来营造节日气氛的圣诞树,万余件饰物被哄抢一空……
看似几场偶然的哄抢,其实蕴藏了某种必然。在唯经济是论的改革大潮中,我们已经顾此失彼,淡漠了道德。公共道德和公德意识因为主流群体的忽视而开始急速下滑。这一点,不管是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的学校,还是被经济指标所困而无暇抽身的各级政府,其实都应该是这些哄抢事件的失职者和忏悔者。
2006年7月3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一个让国民义愤填膺的羞辱事件:一名外籍男子在北京金台路撒出大量硬币,让路人来捡,并准备伺机拍照。可恨的是这位外籍男子的嚣张和狂妄,可喜的是市民群体表现出的自尊、自强。但这件事让人忧虑乃至不得不扪心自问的是:为什么一个外籍人拿这样龌龊的方式挑衅中国人的自尊和道德?也许,那些不时上演的哄抢事件就是最好的诠释。我们的公德底线不能再下滑了,否则,还会有更为赤裸的挑衅来嘲讽、愚弄我们的民族尊严。
文/张红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