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06年第13期
编号:11343475
护理行为与潜在的法律关系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3期
护理行为,1护理行为与潜在的法律关系,2防范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尤其从2002年9月1日起,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就要求每一位护士,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更好地履行责任,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使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医疗事故发生,成为摆在我们医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既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又是医生的密切配合者,同时又是观察病情的“侦察兵”和各种医疗服务的先行者。因此,护士与病人接触最早、最多,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行为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下面分析一下护理行为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护理行为与潜在的法律关系

    1.1 语言沟通失误

    1.1.1 患者的隐私权:门诊就诊时,问病史,其他病人围在旁边都是不合适的。护士在了解病情时,可能涉及患者的个人隐私,如未婚先孕的宫外孕大出血者,因各种原因自杀未遂者,对此,护士应持谨慎态度,在询问了解病情及向抢救人员介绍病情时,要注意语言的技巧,若用语不慎,将可能造成侵犯患者的隐私权。另外,病人的病情资料在未得到病人同意,亦不得向他人透露等。

    1.1.2 患者的知情权:病人的病情、诊断、手术、输血、用药及各种创伤治疗操作,各种检查、特殊治疗等,都应对病人详加说明,一般说来,知情该注重6个环节,既:1)入院告知;2)治疗过程告知;3)创伤性操作告知;4)改变治疗方案告知;5)对无行为能力者告知;6)在其他环节上告知。尤其急诊抢救的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心情恐慌,在医护人员抢救过程中,绝大部分家属都围在抢救现场反复询问病情,此时,医护人员如简单或拒绝提供有关信息或言语不当,则可能导致侵犯患者的知情权。

    1.1.3 患者受尊重的权利:外科病区经常收治因酗酒失态,打架斗殴致伤的患者,他们多情绪激动,言语过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