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实质的研究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7日
“骨痿”、“骨枯”、“骨极”、“骨痹”,参考文献
塘沽中医医院娄志杰韩向莉孙勤赵建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身体畸形、骨折等。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1],致使该病发生率高[2],且合并严重并发症[3,4]。据统计,有25%的男性骨骼骨折是由OP引起的,女性OP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为40%(男性为13%),其中髂骨骨折的可能性为23%(男性为11%)。据统计,未来25年内每年将为OP这一疾病花费325亿美元左右,对个人、家庭、社会构成严重负担[5]。因此,WHO组织将OP列为四大老年病之一,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医学课题。
中医无“骨质疏松症”这一明确的病名,但历代中医文献的记载中,“骨痿”、“骨枯”、“骨极”、“骨痹”的描述与OP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其相似,其中定性、定位比较准确的当属“骨痿”。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力图探讨其辨证的实质,有助于OP辨证客观化、标准化。故将目前OP中医证型实质研究思路综述如下:
1.肾虚《素问·痿论》云:“肾气热,则腰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生骨痿。”认为其发病根源皆在于肾。《素问》中有“肾之合骨也”,“肾主身之骨髓”的记载,说明肾与髓均为肾之所主,肾之精气的盛衰关系到骨髓的盈亏及肾功能的状态。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化生有源而强健有力;肾中精气虚衰则骨髓空虚,骨骼失其滋养而脆弱无力。说明肾精的盛衰与骨骼的生长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主骨生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气不足,影响骨髓和血之化源,精不生髓,骨失髓血滋养,发生骨骼脆弱无力之症。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肾的生长、发育、修复,都有赖于肾之精气的滋养和推动,随着年龄变老,肾气渐衰,筋骨解坠,临床可见腰背酸痛、骨痛等肾虚症状。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骨密度仪结合中医辨证对健康人群和肾虚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证实了“肾藏精,主骨”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6]。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证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人体骨骼中骨矿含量却逐渐减少,肾的盛衰与骨矿含量密切相关[7]。国内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了肾虚患者骨矿含量不但低于同龄的健康人,而且低于非肾虚的患者。肾虚是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将OP的中医辨证归属肾虚证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全国十三省市骨矿含量调查显示[8],人一生中骨密度的变化分三个时期:第一期发育增长期(出生到20岁)骨密度持续增长;第二期平衡峰值期(20岁~40岁)骨密度处于一生的峰值期;第三期衰老下降期(40岁以后)骨密度逐年下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0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