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不掩微瑕——全国规划教材《中国医学史》评述
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常存库教授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中国医学史》,与以往的几版教材相比,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我看来,这种变化是让人欣喜的,让人兴奋的。许多重要的地方都真正把握住了中医的原旨和中国医学史的要义。但通读全书,并与以往几版教材对照,个别地方的处理似乎还显突兀,当为碧玉微瑕。本文拟作一具体分析。
在绪论的第一节里,教材论述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一上来就是以四大经典为标志的“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平心静气地讲,这是一种相当突兀的表述。这就好比介绍一个人的成长历程的时候,一开始就是他的青少年时期,而对他的出生和童年不加任何评说一样。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点一滴地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学术体系形成,书中这样论述,与历史的真实相差甚远,不合乎基本的学术研究的常规。更何况这是一本给刚从高中毕业的对中医还是一无所知的大学新生看的教材。笔者以为,应当在这之前加上“零散的医疗经验的积累时期”一节,讲述一些从古籍文献如《左传》、《山海经》等和出土文物如《五十二病方》等而来的古人对于健康与疾病的一些基本的认识,以及他们在和大自然作斗争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所积累的个别的、零散的医疗保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然后才能自然地转到中医学的学术体系形成这一阶段。事实上,《诗经》、《山海经》以及《楚辞》等先秦古籍里就有很多和本草有关的记载。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的诸多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朴素认识。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本草学的原始积累。其他诸如方剂、针灸、按摩等学科的发展也大抵如此。
, 百拇医药
书中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过程分了五个时期,最后一个时期是“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比较概括地说到了民国初年在时代大潮影响下发生的中西医会通,似乎隐隐约约把当前的中西医学的结合和冲撞包括在内。不管是否如此,笔者以为,民国时期的中西医会通和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内涵有大大的不同,后者内容和形式上已与前者有质的变化,所以笼统地放在一起阐述是不合适的,假如放弃掉不加评论那是更不合适了。其实,教材的最后部分第八章还是花了不少的笔墨阐述建国以后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进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绪论中这一块的内容是严重阙如了。笔者建议,应当加上一个“全新的另类的研究时期”等类似的标题,适当介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兴起的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大量开展的实验研究模式。这其中,值得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大学生和医史专家甚至是我们的后人冷静观察和深思的东西很多。作为中国医学史的全国统编教材,没有任何保持沉默的理由。
到这里为止,有关中医学的发展过程才能算基本阐发完整了。
, 百拇医药 第二节,书中零零散散地介绍了中医学在历史上的种种堪称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某些似是而非的超级发明。然后就戛然而止,直接转入到了正文的叙述中了。笔者以为,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对于医学史这样一门当今时代的隐学,我们应告诉莘莘学子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甚至要告诉他们,认真学习这门课程的人和不学习它的人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一部分内容,似乎可以成为绪论的第三节,名字很简单,就是学习中国医学史的意义。对此问题,笔者有专文论述,请参看2006年12月13日《中国中医药报》教育版《让历史告诉未来》一文。
我们的教材面对的是对中医近乎一无所知的高中生,而且,他们长期处在现代科技文化思维的熏陶之下,对有着浓厚传统哲学气息的中医学的理解和接受是有相当难度的。事实也已经证明,有不少人学了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终还是无法理解和接受中医。
在这方面,我们的中国医学史似乎还可以再做一点事情。是否可以考虑在绪论中再设立一个第三节:中国医学史的学习要点和方法。教材中介绍了相当多的先人的发明和创造,还有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这些怎样转化成中医大学生将来的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一节似乎可以适当加以阐释。今天,我们在有限的课时里匆匆忙忙地学完了中国医学史,明天和更多的明天同学们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实际接触那些医家名著,看看医学史上对这些著作和医家的评价是否中肯。还可以阅读相关的杂志,对这些结论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百拇医药(倪项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
在绪论的第一节里,教材论述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一上来就是以四大经典为标志的“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平心静气地讲,这是一种相当突兀的表述。这就好比介绍一个人的成长历程的时候,一开始就是他的青少年时期,而对他的出生和童年不加任何评说一样。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点一滴地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学术体系形成,书中这样论述,与历史的真实相差甚远,不合乎基本的学术研究的常规。更何况这是一本给刚从高中毕业的对中医还是一无所知的大学新生看的教材。笔者以为,应当在这之前加上“零散的医疗经验的积累时期”一节,讲述一些从古籍文献如《左传》、《山海经》等和出土文物如《五十二病方》等而来的古人对于健康与疾病的一些基本的认识,以及他们在和大自然作斗争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所积累的个别的、零散的医疗保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然后才能自然地转到中医学的学术体系形成这一阶段。事实上,《诗经》、《山海经》以及《楚辞》等先秦古籍里就有很多和本草有关的记载。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的诸多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朴素认识。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本草学的原始积累。其他诸如方剂、针灸、按摩等学科的发展也大抵如此。
, 百拇医药
书中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过程分了五个时期,最后一个时期是“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比较概括地说到了民国初年在时代大潮影响下发生的中西医会通,似乎隐隐约约把当前的中西医学的结合和冲撞包括在内。不管是否如此,笔者以为,民国时期的中西医会通和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内涵有大大的不同,后者内容和形式上已与前者有质的变化,所以笼统地放在一起阐述是不合适的,假如放弃掉不加评论那是更不合适了。其实,教材的最后部分第八章还是花了不少的笔墨阐述建国以后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进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绪论中这一块的内容是严重阙如了。笔者建议,应当加上一个“全新的另类的研究时期”等类似的标题,适当介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兴起的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大量开展的实验研究模式。这其中,值得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大学生和医史专家甚至是我们的后人冷静观察和深思的东西很多。作为中国医学史的全国统编教材,没有任何保持沉默的理由。
到这里为止,有关中医学的发展过程才能算基本阐发完整了。
, 百拇医药 第二节,书中零零散散地介绍了中医学在历史上的种种堪称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某些似是而非的超级发明。然后就戛然而止,直接转入到了正文的叙述中了。笔者以为,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对于医学史这样一门当今时代的隐学,我们应告诉莘莘学子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甚至要告诉他们,认真学习这门课程的人和不学习它的人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一部分内容,似乎可以成为绪论的第三节,名字很简单,就是学习中国医学史的意义。对此问题,笔者有专文论述,请参看2006年12月13日《中国中医药报》教育版《让历史告诉未来》一文。
我们的教材面对的是对中医近乎一无所知的高中生,而且,他们长期处在现代科技文化思维的熏陶之下,对有着浓厚传统哲学气息的中医学的理解和接受是有相当难度的。事实也已经证明,有不少人学了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终还是无法理解和接受中医。
在这方面,我们的中国医学史似乎还可以再做一点事情。是否可以考虑在绪论中再设立一个第三节:中国医学史的学习要点和方法。教材中介绍了相当多的先人的发明和创造,还有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这些怎样转化成中医大学生将来的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一节似乎可以适当加以阐释。今天,我们在有限的课时里匆匆忙忙地学完了中国医学史,明天和更多的明天同学们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实际接触那些医家名著,看看医学史上对这些著作和医家的评价是否中肯。还可以阅读相关的杂志,对这些结论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百拇医药(倪项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