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80511
私企:出海路有多远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1.22
私企:出海路有多远

     赵修一下子懵了。这位中国私营药企的掌门人自己都无法说清公司的复杂持股关系,而且也从来没有做过哪怕是国内审计的财务报告,更没有清晰的未来3到5年发展战略。两个月后,事情终究黄了。

    在A城的市中心有一座八层的楼房,这里是普达药业集团(文中所提及药企名、人名、药名皆为化名)的总部。老总——48岁的赵修的办公室在顶层,尽管楼里装了电梯,但每天早上8点差5分他还是徒步上楼,边走边与员工聊天。他认为这是一种早锻炼的方式,早年下乡锻炼出来的好身板让他进到办公室的时候一点喘气都没有。

    当赵修走进办公室,看到桌子上今天等着他处理的两份文件,没有一件让他觉得轻松:一份是前不久去参观的那家美国药企提出的融资条件以及刚发过来的传真;一份是海外的办事处发回来的2006年工作报告。

    缺钱的富豪

    赵修在A城绝对算得上是一位风云人物,尽管他还是经常穿着老式西装,坐飞机总是坐经济舱,但在A城这样一个内陆小城市,他的名字和他那辆奔驰600最后四个“8”的车号一样家喻户晓。他的风光也是可以理解的。
, 百拇医药
    当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家干部”还是一个令人称羡的正经工作时,赵修下海干起了不那么正经的个体户。他在A城的市中心开了个门店,贩买从南方运来的各种家电,并迅速掘到了第一桶金。几年后,他付出所有的家当盘下了当时濒临倒闭的A城某制药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他几乎将A城里能买的制药企业都买下来了,那家小药厂开始横跨科研、生产、营销、商业整个医药产业链,现在已经是一家以中成药为主、年销售额突破20亿的药业集团。普达药业的主打品种“胃舒”、“养血口服液”年销售额早已过亿,普达近年来也屡屡被评为“最具成长性药企”,而相对控股的赵修今年也被拉进了“中国新富豪榜”。赵修认为进入“中国新富豪榜”这种经历纯属莫明其妙,除了那辆奔驰600稍显奢华,他觉得自己一点“富豪”的样子都没有。他指着估算的那十几亿身家说:“我要是有这么多钱,我还为融资发什么愁呀?”

    的确,“身家十几亿”的赵修一直都觉得缺钱。作为私营企业,最初的创业资金一大半是来自朋友、家庭或“地下银行”,而非通常将贷款对象集中在国有企业身上的国有银行,代价则是一直偏紧的现金流。现在,普达已经是该省的药业龙头和民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但想贷到足够的钱支撑他下一步的研发和扩张计划仍然不易。于是,他开始寻找其他的融资渠道。
, 百拇医药
    到手的鸭子飞了

    赵修一直认为自己做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是一块绝对的短板,不仅仅因为普达长久以来在沪深两市、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努力接连受挫,也因为近期一次出国的考察经历。

    不久前,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药企邀请赵修前去考察美国市场,并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一行人。发出邀请的那位企业董事长诚恳地向他请教如何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之后,向他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以换股的方式,向普达授让其国际公司20%的股权,并由此获得普达40%的股份。如果交易成功,“你就能持有20%的流通股份,价值10亿元人民币。”对方向赵修解释。

    兴奋的赵修认为这简直是从天下掉下来的馅饼。但是第二天,对方告诉他,为了完成交易,普达需要提供连续三年的国际认同的财务报表;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状况;以及未来三年到五年的发展目标。

    赵修一下子懵了。这位中国私营药企的掌门人自己都无法说清公司的复杂持股关系,而且也从来没有做过哪怕是国内审计的财务报告,更没有清晰的未来3到5年发展战略。回国后,对方仍不断来信和来人催促交易的进行。那天桌上的传真就是证明。两个月后,事情终究黄了。
, 百拇医药
    初探印尼市场失利

    普达药业国际化的第一步并非赵修主动所为。起因是赵修前年并购了一家中药老字号“广济堂”,广济堂的当家品种“广济散热贴”在海外有一定的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的华人圈里接受度颇高,因此,一个印度尼西亚的华裔商人主动找到了赵修,要求代理其产品的东南亚市场。

    而在此之前,赵修认为,普达就是一家身处国内区域市场、必须依靠规模和覆盖率获得比较优势的中国中药生产企业,发展的想象空间至多也就是产业链的上下延伸,这样一家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在哪里?但是,当商家真正找上门来的时候,赵修认为国际化的路径也许是可行的。

    于是,他耐着性子考察其他国家的市场。在调研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后,他选择了放弃,最终选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发展中国家市场尝试进入,并在多个国家设立海外办事处。而在寄予厚望的印尼市场,已接连几年陷入严重亏损的境地。
, 百拇医药
    对于海外市场,赵修的设想是通过与印尼经销商的合作,加上“广济散热贴”打下的品牌基础,逐步推进“胃舒”、“养血口服液”在东南亚国家的药品注册,最终以成药身份打入这些市场,并且进一步将这些市场移至设立的海外办事处。但是从一开始办事处的工作就很不顺利,完全没有办法达到赵修预期的进度,赵修亲往印尼雅加达“督军”,发现问题远比他想象的严重。

    首先,设在雅加达的办事处并没有一个得力的主导者,赵修在国内的下属并没有既能说印尼话又懂英语的,而委任当地人才更是难合要求,因此只得委托印尼的经销商,这样一来办事成效自然低下。

    其次,印尼的人力成本并不高,但是企业文化的差异殊难融合。与国内相比,印尼员工很少有既懂行又懂技术的,基本上都得从零开始培训,而跳槽就更是常事。如果在国内,不管多遥远,赵修都可以打电话遥控指挥,但在国外就不是很方便,这对于一贯强势的赵修而言,无疑是一件着急上火却又使不上力的事情。

    再次,华人在印尼的形象是有些“为富不仁”,导致印尼人对中国药品不太信任,潜意识里认为中国药品就是要质次价低一些。

    最重要的是,印尼的经销商在了解到赵修的海外蓝图后,对于这个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他利益的计划十分排斥,尽管表面还维持着良好的交往,但是对于药品注册一事已经阳奉阴违了。

    如此几番折腾,几年过去了,海外办事处的经营状况一直没有好转,药品注册仍旧遥遥无期,但是开销却很大。赵修已经在考虑是否应该结束海外办事处的运作,让这块市场回复到自然销售状态,至少那样,企业的经营费用要低很多。, 百拇医药(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