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心理护理 > 临终关怀
编号:11347328
直面临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9日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是每个生命的必然归宿,如何对待死亡却大有不同。记得当年的协和医院院长患不治之症。家人和同事都劝他住院治疗,他不肯。后来他在家病了一年亡故。协和医院是全国最有名的医院,拥有的何等医学人才,何等的医疗设备?其院长该是何等的医学专家?面对“会死的病”,也只能如此。他为什么不愿意去治疗?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他所患的疾病是一种失去自我康复能力的疾病。他死后,家属找到一篇论述死亡形式的文章。他认为老人死亡有三种形式:一是现代死亡。老人病之将死,就送到医院,利用药物和治疗手段尽量延长生命。明知药物已经无效,还是要用;明知治疗手段无效,也是要加以使用。其实,药物既然已经没有治疗的作用,那它给被治疗者只能是伤害;治疗手段既然无法抢救病人的生命,那它对病人来说,也同样是伤害。二是自然死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让患不治之症的老人按自然规律的规定归去,不会痛苦,也不会损害病人的尊严。三是艺术死亡——自杀。他认为自己既已得了不治之症,那么就不必要再治疗,再用药,徒增痛苦和麻烦,还是选择自然死亡的好。老人濒临死亡要选择什么形式?我认为最好是让他自然死亡。我也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我希望我的后代记住我的这句临终遗言。
, http://www.100md.com
    高龄老人神智已昏迷,肾功能完全丧失,死亡已成为必然,其实就不必抢救,延续她的生命毫无实质性意义。这种靠药物、输氧来维持心脏跳动,来“证明”还活着的假象,只能使活着的后代受更多的累,受更长的苦,不是人道主义的做法。我的一熟人,50多岁,患食道癌复发,濒临死亡,神智清醒,认为家属已经伺候多年,不能再给他们拖累,自己拔掉氧气和输液管归西去了。这是很明智的。过去的医院,认为无法医治的病人就不收治,这是对的。可是现在明知病人已无任何希望,还是用药,再用药,抢救,再抢救。家属的目的是避闲言琐语;医院的目的是为挤病人家属更多的钱。双方都背弃了人道主义。

    我市的一位画家,老年病发作,失去了语言能力,但神智却仍然清楚。自知人生的道路已将走到尽头,很想在自己的家里迎接死亡。可是家人却把他送进了医院。原本脾气很好的他,这时却变得非常狂躁。

    医生要用药,打针,他都不配合。医生认为这是狂躁症,勉强给他注射了镇静的药物,果然安静下来。
, 百拇医药
    因为狂躁,医生又认为需要做脑CT检查。于是已经安静下来的他又狂躁起来不愿意配合。医生认为只有增加镇静药物的份量,检查才能顺利进行。但是医生知道,像他这样的身体,使用过重的镇静药是有危险的,提请家属考虑。如果家属同意签字,医院就给他注射。家属商量后一致同意,结果是病人没等检查就死了。试想,医生和家属,违背一个将死人的意愿,使用镇静药勉强检查有什么意义?虽然病人患的病本来就是会死的病。这一点病人自己和家属都已经知道,医院里的医生亦已经言明不治,只不过不是马上就会死的。病人知道医院不能阻止他的死亡,之所以狂躁是因为他自己知道必死而不愿意去医院。不言自明他宁可在自己的家里自然地迎接死亡,不必徒然地使用药物或检查增加痛苦。然而家属违背他的意愿,却以为他病得神智昏糊而发狂躁,于是同意使用镇静药物。本来还能活一段时间的画家就这样提早归天了。

    我写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谁都不能长生不老,死亡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老人年纪大了面临死亡该如何对待,是摆在作为下一代的面前必须要明智处理的事。画家的后代为什么违背他的意愿要将他送进医院,促使他提早痛苦地死亡?这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他们不知道画家的意愿,因为他已经失去语言的能力;或许他们认为不管用了多少钱反正是可以报销的;或许他们认为死在家里会遭到亲友的责备:“为什么不抢救?”或许他们认为死在医院里总比家里要好——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或孩子害怕死后的鬼;或许他们认为死在家里不干净;或许,或许……,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不能一一说得清楚。

    事实上这是一个社会伦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碰到,都需要认真对待。, http://www.100md.com(潘德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