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大个儿”果冻 儿童食用仍需当心
去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一名叫袁佳豪的湖北男孩,在过三岁生日时,妈妈买了果冻让他吃,结果果冻卡住了小佳豪的喉咙,孩子因多发性气管异物导致呼吸心脏骤停、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近年来,类似悲剧屡见报端。
去年10月,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虽然果冻个头加大,但对孩子的威胁依然存在——
“过春节买糖时多买些果冻回来,孩子们都爱吃!”近日,老杨在交代儿子置办年货时,把孙子孙女们爱吃的果冻列进了年货之一。
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一批不合格果冻,让我们意识到,美味的果冻也存在安全问题。为遏制频发的果冻“杀人”事件,2006年10月,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新国标规定,消费者最常用的杯形果冻杯口内径必须大于或等于3.5厘米。但专家认为,按新国标生产的“大个儿”果冻,如果食用不慎,仍能造成儿童死亡。
质检总局曝光不合格果冻
, http://www.100md.com
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果冻产品的抽查结果,在对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8个省、直辖市34家企业生产的35种产品抽检中,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0%。
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较好,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4.1%。在本次抽查中,不合格果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个别产品超限量超范围使用甜味剂。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果冻产品中不允许添加糖精钠,甜蜜素含量不得超过0.65g/kg。抽查中有个别产品甜蜜素含量超过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中有1种产品甜蜜素含量为2.4g/kg,是标准限量值的3.7倍。
二是部分产品可溶性固形物达不到标准要求。可溶性固形物是指食品中的含糖量,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883-2005《果冻》中规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15.0%。抽查中有部分产品可溶性固形物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中有1种产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
, 百拇医药
三是个别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产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主要途径。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主要是未按标准规定标注甜味剂具体名称、产品名称不规范等。
记者走访郑州市场未发现不合格果冻
近日,记者根据这份不合格名单,对郑州市部分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学校附近小商店进行了走访。在二七区华中食品城,57排、58排、59排都是糖果类小食品区,记者转遍了这个区,发现多数商户只销售糖果。在一家打着“甜妞甜果冻”广告牌的门店,商户告诉记者:“夏天果冻卖得好,冬季吃果冻的人少,就不卖了。”
在她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两家销售果冻的商户,但均为喜之郎果冻专卖,没有其他品牌果冻,随后记者来到金水区黄河食品城,和华中食品城一样,在糖果区域,只有两三户商家卖果冻。但卖的是金里郎牌果冻、旺旺牌果冻、福建的维多利牌果冻等,并没有国家质检总局曝光的不合格果冻。
, http://www.100md.com
之后,记者又来到几个小学附近的小商店,均未发现有果冻出售,文化路第一小学门口,一小商店老板说:“现在天冷,孩子们买得不多,也就不进果冻了。“
工商人员按新标准“尺量”果冻
从去年10月1日起,首个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直径小于3.5厘米的“噎人”果冻将不允许再生产。
果冻“新国标”首次对果冻产品的大小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的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直径应大于等于3.5厘米,长杯形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内容物的长度应大于等于6厘米,异形凝胶果冻的净含量应大于等于30克。除大小外,新标准首次规定,凝胶果冻必须在包装正面的明显位置,用白底或黄底红字标出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且文字高度不小于3毫米。同时规定,果汁型果冻应标出原果汁含量,果肉型果冻应标出果肉含量。
1月10日,记者跟随郑州二七工商分局对辖区果冻市场进行检查。
, 百拇医药
记者首先跟随郑州市二七工商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一马路惠尔嘉超市,散装果冻货架上装着不同形状的果冻。执法人员拿出皮尺从里面挑出最小的一种,拿尺子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该果冻杯口内径为4厘米,符合国家标准。随后,工商人员又检查了几家超市和百货商店,均未发现不合格果冻。
调查显示新标准果冻仍有隐患
新国标实行后,新的果冻产品是不是就没有安全隐患了?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有了新标准,果冻的安全性还是不能彻底保证,果冻“杀人”的悲剧还可能上演。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一名叫袁佳豪的湖北男孩,在过三岁生日时,吃了妈妈给他买的果冻,结果果冻卡住喉咙,因多发性气管异物导致呼吸心脏骤停,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昨日,记者买了一个夺走小佳豪性命的那种果冻,量了一下,这个果冻的直径是3.72厘米,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规定。
, 百拇医药
目前,虽然市场上销售的果冻都是按照新标准生产的,但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记者拿起一个名牌果冻,让工商人员丈量,果冻上口的直径是4厘米,但是它的底部直径却不到2.5厘米;还有些是各种柱状和锥状的果冻,一种圆锥状的果冻底部不过1厘米。
从事食品加工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果冻大量使用了海藻胶原料,这种东西又滑溜又不能融化,这样的东西无论大小,一旦堵住小孩喉咙,就很难取出,导致死亡的概率超过90%,或许改变果冻的配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专家提醒如何选购安全好吃的果冻
省消协投诉部主任李汉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果冻时应注意:
1.应尽量到正规商家选购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产品;
2.注意产品的标签标注是否规范,果冻产品应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等内容;
3.食用时先观察果冻,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有正常的色泽,具有与其品种相一致的风味,无异味。凝胶果冻在脱离包装后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组织柔软适中;可吸果冻呈半流体凝胶状,脱离包装容器后,呈不定形状。
特别提醒如果需要给孩子购买果冻,尽量选择个头较大、上下直径统一的果冻。同时,即使给小孩食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型果冻,仍不能掉以轻心。(来源:大河网), http://www.100md.com
去年10月,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虽然果冻个头加大,但对孩子的威胁依然存在——
“过春节买糖时多买些果冻回来,孩子们都爱吃!”近日,老杨在交代儿子置办年货时,把孙子孙女们爱吃的果冻列进了年货之一。
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一批不合格果冻,让我们意识到,美味的果冻也存在安全问题。为遏制频发的果冻“杀人”事件,2006年10月,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新国标规定,消费者最常用的杯形果冻杯口内径必须大于或等于3.5厘米。但专家认为,按新国标生产的“大个儿”果冻,如果食用不慎,仍能造成儿童死亡。
质检总局曝光不合格果冻
, http://www.100md.com
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果冻产品的抽查结果,在对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8个省、直辖市34家企业生产的35种产品抽检中,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0%。
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较好,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4.1%。在本次抽查中,不合格果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个别产品超限量超范围使用甜味剂。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果冻产品中不允许添加糖精钠,甜蜜素含量不得超过0.65g/kg。抽查中有个别产品甜蜜素含量超过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中有1种产品甜蜜素含量为2.4g/kg,是标准限量值的3.7倍。
二是部分产品可溶性固形物达不到标准要求。可溶性固形物是指食品中的含糖量,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883-2005《果冻》中规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15.0%。抽查中有部分产品可溶性固形物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中有1种产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
, 百拇医药
三是个别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产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主要途径。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主要是未按标准规定标注甜味剂具体名称、产品名称不规范等。
记者走访郑州市场未发现不合格果冻
近日,记者根据这份不合格名单,对郑州市部分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学校附近小商店进行了走访。在二七区华中食品城,57排、58排、59排都是糖果类小食品区,记者转遍了这个区,发现多数商户只销售糖果。在一家打着“甜妞甜果冻”广告牌的门店,商户告诉记者:“夏天果冻卖得好,冬季吃果冻的人少,就不卖了。”
在她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两家销售果冻的商户,但均为喜之郎果冻专卖,没有其他品牌果冻,随后记者来到金水区黄河食品城,和华中食品城一样,在糖果区域,只有两三户商家卖果冻。但卖的是金里郎牌果冻、旺旺牌果冻、福建的维多利牌果冻等,并没有国家质检总局曝光的不合格果冻。
, http://www.100md.com
之后,记者又来到几个小学附近的小商店,均未发现有果冻出售,文化路第一小学门口,一小商店老板说:“现在天冷,孩子们买得不多,也就不进果冻了。“
工商人员按新标准“尺量”果冻
从去年10月1日起,首个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直径小于3.5厘米的“噎人”果冻将不允许再生产。
果冻“新国标”首次对果冻产品的大小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的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直径应大于等于3.5厘米,长杯形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内容物的长度应大于等于6厘米,异形凝胶果冻的净含量应大于等于30克。除大小外,新标准首次规定,凝胶果冻必须在包装正面的明显位置,用白底或黄底红字标出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且文字高度不小于3毫米。同时规定,果汁型果冻应标出原果汁含量,果肉型果冻应标出果肉含量。
1月10日,记者跟随郑州二七工商分局对辖区果冻市场进行检查。
, 百拇医药
记者首先跟随郑州市二七工商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一马路惠尔嘉超市,散装果冻货架上装着不同形状的果冻。执法人员拿出皮尺从里面挑出最小的一种,拿尺子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该果冻杯口内径为4厘米,符合国家标准。随后,工商人员又检查了几家超市和百货商店,均未发现不合格果冻。
调查显示新标准果冻仍有隐患
新国标实行后,新的果冻产品是不是就没有安全隐患了?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有了新标准,果冻的安全性还是不能彻底保证,果冻“杀人”的悲剧还可能上演。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一名叫袁佳豪的湖北男孩,在过三岁生日时,吃了妈妈给他买的果冻,结果果冻卡住喉咙,因多发性气管异物导致呼吸心脏骤停,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昨日,记者买了一个夺走小佳豪性命的那种果冻,量了一下,这个果冻的直径是3.72厘米,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规定。
, 百拇医药
目前,虽然市场上销售的果冻都是按照新标准生产的,但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记者拿起一个名牌果冻,让工商人员丈量,果冻上口的直径是4厘米,但是它的底部直径却不到2.5厘米;还有些是各种柱状和锥状的果冻,一种圆锥状的果冻底部不过1厘米。
从事食品加工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果冻大量使用了海藻胶原料,这种东西又滑溜又不能融化,这样的东西无论大小,一旦堵住小孩喉咙,就很难取出,导致死亡的概率超过90%,或许改变果冻的配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专家提醒如何选购安全好吃的果冻
省消协投诉部主任李汉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果冻时应注意:
1.应尽量到正规商家选购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产品;
2.注意产品的标签标注是否规范,果冻产品应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等内容;
3.食用时先观察果冻,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有正常的色泽,具有与其品种相一致的风味,无异味。凝胶果冻在脱离包装后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组织柔软适中;可吸果冻呈半流体凝胶状,脱离包装容器后,呈不定形状。
特别提醒如果需要给孩子购买果冻,尽量选择个头较大、上下直径统一的果冻。同时,即使给小孩食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型果冻,仍不能掉以轻心。(来源:大河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