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3486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化疗相关的痤疮样药疹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5期
     美国南伊利诺伊州大学皮肤病学系的Dewitt 等在2006年12月14日在线发表的J Am Acad Dermatol上报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时可能出现痤疮样药疹,采用传统痤疮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皮损。

    一种较新的化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正应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痤疮样药疹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其与生存率增加相关。3例患者在初次接受EGF-RIs后很快就出现痤疮状皮损,特点是无黑头粉刺,无面部和躯干部受累,活检可见毛囊周围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浸润。2例患者局部应用阿达帕林和口服四环素类可减少皮损数量。直到EGF-RIs治疗全部结束,第3例患者用小剂量异维A酸(20 mg/d)治疗皮损获得显著的清除效果。痤疮状皮损是EGF-RIs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可采用传统痤疮疗法治疗。这种现象不应当被认为是药物过敏性皮损或过敏症,同时患者也应当继续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