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硕果——2006年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出
本报北京讯 记者崔昕报道 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1月31日在北京颁奖:涵盖了中西医结合科学进步和技术发明两大领域的37项研究获奖,其中,“补肾益气活血法改善子宫内膜微环境和促进胎儿生长的应用与基础研究”等5项研究获得了一等奖。
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评选的,该奖主要授予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2006年,全国共推荐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初选成果177项,经专家初审和终审,最终确认获奖项目37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黄光英等完成的“补肾益气活血法改善子宫内膜微环境和促进胎儿生长的应用与基础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凌昌全等完成的“阴虚阳虚证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关系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乃卿等完成的“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新药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等完成的“补益脾肾法在老年医学中的应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吴志奎等完成的“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贫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了一等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都晓伟等完成的“西洋参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及质量评价系统研究”等10项研究获二等奖;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等完成的“针刺调三焦之气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及机理研究”等22项研究获三等奖。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指出,这37项研究基本上代表了目前我国中西结合医学研究的水平,也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正确性。中西医团结合作,优势互补,应用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的现代科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思路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是中西医结合取得高层次成果的关键。, 百拇医药
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评选的,该奖主要授予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2006年,全国共推荐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初选成果177项,经专家初审和终审,最终确认获奖项目37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黄光英等完成的“补肾益气活血法改善子宫内膜微环境和促进胎儿生长的应用与基础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凌昌全等完成的“阴虚阳虚证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关系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乃卿等完成的“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新药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等完成的“补益脾肾法在老年医学中的应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吴志奎等完成的“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贫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了一等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都晓伟等完成的“西洋参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及质量评价系统研究”等10项研究获二等奖;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等完成的“针刺调三焦之气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及机理研究”等22项研究获三等奖。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指出,这37项研究基本上代表了目前我国中西结合医学研究的水平,也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正确性。中西医团结合作,优势互补,应用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的现代科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思路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是中西医结合取得高层次成果的关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