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就诊指南 > 就医常识
编号:11403241
看病时带个“药历本”

     受访专家:赵志刚,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主任,主编和合编学术著作50余部。

    我国40%以上的患者,出现不适时都会选择自我药疗。因此,患者不妨为自己建一个“药历本”,去医院看病或到药店买药时,可把“药历本”出示给医生,以帮助正确用药。

    “药历本”的内容包括,记录自己和家人的过敏史、疾病遗传史、曾经用过的药物和用药出现的不适症状。医生和药师通过“药历本”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曾经发生的不良反应,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处方药和推荐药物。同时,还可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配伍禁忌。

    据了解,自我药疗过程中常见有五个误区:凭经验、广告或亲友的推荐选购药品;自作主张地随意增减非处方药剂量;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就停药或频繁更换药品;认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疗效更好;认为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麻烦,而且觉得没有太大必要。

    这五个误区中,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儿童用药一般要按成人量折算,其折算比例应严格遵照说明书、医嘱或向药师咨询。老年人(60岁以后)通常只需成人用药量的3/4。在使用药品时,尽量以克、毫克为单位,避免用片、支为单位计量。因为,同样成分的药品,不同厂家规格,剂量可能不一样,同样是一片,含量可能相差2~10倍。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很有必要为自己建一个“药历本”,看病或买药时最好随身携带。(王纯)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