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楼病26例的诊断与治疗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楼病又称家族性低磷血症,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中较常见的类型。本病的特点为血磷低下、尿磷增高,应用大量维生素D治疗无效,有重症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而延误诊断和治疗,使患儿造成生长障碍和严重的骨骼畸形而致残。现对我院1998~2006年收治的26例患儿进行分析,以期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11例;发病年龄:1岁以内2例,1~3岁20例,>3岁4例;3岁以内确诊7例,~7岁确诊16例,7岁后确诊3例,19例在当地误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误诊率达73%。
1.2临床表现就诊原因:下肢弯曲畸形26例,其中走路腿痛14例、行走困难20例,走路无力、易摔交9例。牙质差16例,方颅5例,鸡胸14例,肋骨串珠11例,郝氏沟9例,“手镯”“脚镯”征12例,均有明显的下肢畸形,其中“X”腿11例,“O”腿15例。26例患儿均患有身材矮小,平均身高低于正常同龄儿2个标准差者18例。
1.3实验室检查血钙正常23例,降低3例;血磷均降低0.54~0.84 mmol/L(正常范围1.29~1.94 m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明显增高(723~1 047 U/L)(正常范围15~130 U/L),24 h尿磷增高9例(43~51 mmol/24 h)(正常范围12.9~42 mmol/24 h)。
1.4骨骼X线检查26例均显示典型活动型佝楼病表现,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怀口状或毛刷状改变,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2例有陈旧性骨折。
1.5治疗首选磷酸盐合剂,即磷酸氢二钠145 g、磷酸二氢钠18.2 g,加水至1 000 ml(每ml含磷20.7 mg),每次口服15~20 ml,每日4~5次,2~7个月后改用维持量,同时服用上海罗氏有限公司出品的罗钙全[骨化三醇软胶囊,1,25-(OH)2D3],每片0.25 μg,每天口服1片。
1.6随访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钙、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及X线长骨像,以后每3~6个月复查1次。
1.7结果用药10~15 d,腿痛现象消失,走路不稳、易摔跤现象明显好转;4~6周后,血清磷上升,碱性磷酸酶下降,仍达不到正常水平,复查长骨像,活动性佝楼病现象有所改善;用药作者单位: 05005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3~4个月,血清磷、碱性磷酸酶接近正常,复查长骨像,活动性佝偻病现象明显改善;16例规律治疗者经1~2年后,佝偻病体体无加重,身高有所增加,仍不能达正常低限。
2讨论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主要通过X联显性遗传[1],男性患者只能将此病传给女孩,女性患者可传给男孩和女孩,女性患者较多,但症状轻,多数只有血磷低下,而无明显佝偻病骨骼变化,男性发病率低,但症状较严重。本组资料显示男性患儿多,可能与女性患儿症状轻,未被家长重视而就诊有关。本病的诊治要点:(1)血磷明显低下,尿磷增加。(2)血钙减少或接近正常。(3)重度活动性佝偻病体征,如手脚镯,下肢弯曲畸形,多在1~2岁后发病。(4)生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5)X线检查为典型重症活动性佝偻病的改变。(6)一般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无效。(7)长期坚持大剂量磷酸盐合剂和中等量维生素D治疗,可使临床及X线表现得以改善。本组患儿均应用大剂量磷酸盐合剂和中等量维生素D(罗钙全)治疗,维生素D用量随季节变化而增减,如缺少阳光的冬季用量多于夏季。为防止维生素D中毒,当血钙>2.5 mmol/L暂停维生素D或减少,本组规律治疗1~2年者,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基本在正常范围内,X线为佝偻病恢复期表现,身高平均增长4~6 cm/年;10例未坚持治疗者X线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且下肢畸形严重,身高增长缓慢。因此,坚持长期规律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于本病引起的身材矮小,单用磷酸盐合剂和罗钙全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本病患儿智力正常,会因为成年后身材矮小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受到很大的局限。据临床资料报道如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联合治疗,能促进患儿的生长速度和体内磷酸盐的滞留,增加骨密度,促进患儿的最终身高[2]。为响应国家优生优育号召,为减少社会和家庭不必要的负担,根据本病的遗传特点,妻子怀孕后应做“绒毛”或“羊水”染色体检查,或进行胎儿性别决定因子(SRY)的检测,如为异常或必要应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64.
2杨慧,万朝敏.Tracey Remmington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治疗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临床儿科杂志,2004,8:556558., 百拇医药(黄丽华 胡秀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11例;发病年龄:1岁以内2例,1~3岁20例,>3岁4例;3岁以内确诊7例,~7岁确诊16例,7岁后确诊3例,19例在当地误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误诊率达73%。
1.2临床表现就诊原因:下肢弯曲畸形26例,其中走路腿痛14例、行走困难20例,走路无力、易摔交9例。牙质差16例,方颅5例,鸡胸14例,肋骨串珠11例,郝氏沟9例,“手镯”“脚镯”征12例,均有明显的下肢畸形,其中“X”腿11例,“O”腿15例。26例患儿均患有身材矮小,平均身高低于正常同龄儿2个标准差者18例。
1.3实验室检查血钙正常23例,降低3例;血磷均降低0.54~0.84 mmol/L(正常范围1.29~1.94 m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明显增高(723~1 047 U/L)(正常范围15~130 U/L),24 h尿磷增高9例(43~51 mmol/24 h)(正常范围12.9~42 mmol/24 h)。
1.4骨骼X线检查26例均显示典型活动型佝楼病表现,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怀口状或毛刷状改变,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2例有陈旧性骨折。
1.5治疗首选磷酸盐合剂,即磷酸氢二钠145 g、磷酸二氢钠18.2 g,加水至1 000 ml(每ml含磷20.7 mg),每次口服15~20 ml,每日4~5次,2~7个月后改用维持量,同时服用上海罗氏有限公司出品的罗钙全[骨化三醇软胶囊,1,25-(OH)2D3],每片0.25 μg,每天口服1片。
1.6随访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钙、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及X线长骨像,以后每3~6个月复查1次。
1.7结果用药10~15 d,腿痛现象消失,走路不稳、易摔跤现象明显好转;4~6周后,血清磷上升,碱性磷酸酶下降,仍达不到正常水平,复查长骨像,活动性佝楼病现象有所改善;用药作者单位: 05005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3~4个月,血清磷、碱性磷酸酶接近正常,复查长骨像,活动性佝偻病现象明显改善;16例规律治疗者经1~2年后,佝偻病体体无加重,身高有所增加,仍不能达正常低限。
2讨论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主要通过X联显性遗传[1],男性患者只能将此病传给女孩,女性患者可传给男孩和女孩,女性患者较多,但症状轻,多数只有血磷低下,而无明显佝偻病骨骼变化,男性发病率低,但症状较严重。本组资料显示男性患儿多,可能与女性患儿症状轻,未被家长重视而就诊有关。本病的诊治要点:(1)血磷明显低下,尿磷增加。(2)血钙减少或接近正常。(3)重度活动性佝偻病体征,如手脚镯,下肢弯曲畸形,多在1~2岁后发病。(4)生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5)X线检查为典型重症活动性佝偻病的改变。(6)一般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无效。(7)长期坚持大剂量磷酸盐合剂和中等量维生素D治疗,可使临床及X线表现得以改善。本组患儿均应用大剂量磷酸盐合剂和中等量维生素D(罗钙全)治疗,维生素D用量随季节变化而增减,如缺少阳光的冬季用量多于夏季。为防止维生素D中毒,当血钙>2.5 mmol/L暂停维生素D或减少,本组规律治疗1~2年者,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基本在正常范围内,X线为佝偻病恢复期表现,身高平均增长4~6 cm/年;10例未坚持治疗者X线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且下肢畸形严重,身高增长缓慢。因此,坚持长期规律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于本病引起的身材矮小,单用磷酸盐合剂和罗钙全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本病患儿智力正常,会因为成年后身材矮小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受到很大的局限。据临床资料报道如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联合治疗,能促进患儿的生长速度和体内磷酸盐的滞留,增加骨密度,促进患儿的最终身高[2]。为响应国家优生优育号召,为减少社会和家庭不必要的负担,根据本病的遗传特点,妻子怀孕后应做“绒毛”或“羊水”染色体检查,或进行胎儿性别决定因子(SRY)的检测,如为异常或必要应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64.
2杨慧,万朝敏.Tracey Remmington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治疗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临床儿科杂志,2004,8:556558., 百拇医药(黄丽华 胡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