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72789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医药》 2006年第12期
1前炎症细胞因子,2斑块不稳定标志物,3斑块破裂标志物,4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5心肌缺血标志物
     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尽管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可以帮助我们确诊或除外心肌损伤,但仍需一些可预测未来风险的标志物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本文介绍一些与ACS相关的标志物及其特点和临床意义,仅供参考。

    1前炎症细胞因子

    1.1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IL6可由多种细胞合成,作为一种炎症因子,IL6在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冠心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IL6参与了ACS的发生和发展,IL6 mRNA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的表达比非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高1040倍,表明IL6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1.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TNF对内皮细胞作用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使其通透性增高,血液胆固醇易穿透血管内膜在管壁内沉积而形成粥样斑块。(2)TNF抑制内皮细胞合成血栓调节素,促使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斑块不稳定标志物

    2.1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PO是一种血红素蛋白(分子量140KDa),由一对重链和轻链组成,功能是催化氯和氢的过氧化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它存在于血循环中,在炎症状态下MPO释放到细胞外。该酶参与LDL中含有的脂质的氧化反应[1]。氧化应激和炎症在冠脉疾病到ACS转化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稳定冠状动脉斑块转变为不稳定损伤,而这种不稳定损伤又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

    2.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MPs是一类内肽酶(含24种),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心肌损伤后,MMP9参与血管的病变、斑块不稳定和心室病变。已有报道证实MMP9水平与未来心血管病死亡事件的发生具有相关性[2]。

    3斑块破裂标志物

    3.1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循环sCD40L由血小板活化衍生而来,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引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3]。以膜结合CD40L和sCD40L形式与CD40受体分子相互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