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祖国医学对痹证的认识
痹证;,病因;,病机;,治法,,痹证;,病因;,病机;,治法
关键词:痹证; 病因; 病机; 治法痹证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毒热,正邪相持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则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乃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素问·痹论篇》还专门论述了痹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和转归预后。明确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这也是最早对痹病的发病原因和不同病证特点的分类记载。该篇还指出:“病久而不去内舍于其合也”,留连于筋骨则疼痛难已,或日久病深而麻木不仁甚至出现“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的畸形形态,并可内传于五脏六腑引起脏腑的种种严重病变。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精辟的,因而二千多年来“痹论”一直是认识和治疗痹证的纲领性文献,至今仍在指导临床。东汉张仲景在《内经》论痹的基础上对痹论提出了新的见解,如他在《金匮要略》中将“风湿”“历节”的病名,说是两种不同的痹病。将“风湿”列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认为历节病的病因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或再感外伤的结果。在治疗上以通阳行痹,散寒镇痛为大法,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分别用于寒湿或风寒浊邪郁而化热证和寒热夹杂证。临床上至今常用。华陀《中藏经》对痹证的论述亦比较详细,补充了《内经》痹证内因的阐发不足。提出了痹病与七情等因素有关;他在《中藏经·论痹》中云:“痹者风寒湿之气中于人之脏腑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分有风寒痹、寒痹、湿痹、气痹、和筋、骨、血、肉、气五痹,该书对痹证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有所标新立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