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实验前质量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1血液标本的采集,2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3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采集血液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血液标本的放置温度、储存及运送条件,[参考文献]
血液标本实验前质量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pdf)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查,多数诊疗的决定是根据实验室的结果做出的。而为实验室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大量的血液标本都是由护理人员采集、储存送样的,许多资料表明,采血方式对检验结果有很大影响[1],如果护士采集标本不规范,对标本采集过程中众多影响因素不了解或了解甚少,造成标本采集不合格,保存不当,不仅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并检索有关文献,就血液标本采集方式、放置时间、保存方法、运送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目的是做好实验前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血液标本的采集
1.1 采血前的交代 一般实验检查均需空腹采集,这已成为一条规定。如果护理人员未向患者交代清楚,安排禁食、禁水时间,或了解患者禁食和服药情况,马上采集标本,就有可能导致标本不合格。有文献报道,一次标准餐后甘油三酯增加50%,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增加20%,胆红素无机磷和糖增加15%,丙氨酸转氨酶和钾增加10%,尿酸总蛋白、白蛋白、尿素、钙和胆固醇增加5%左右。高脂肪餐饮会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和尿素升高较多[2]。一些药物对实验结果也有明显影响,如维生素AD使胆固醇升高,硝酸甘油可使三酰甘油升高,乙醇(饮酒)有助于食物中脂肪溶解吸收造成三酰甘油一次性升高,所以抽血前3天内不能饮酒,否则,血脂检查没有意义。此外,临床治疗中静脉滴注10%的葡萄糖后,2 h内任何时间采血,所检测的血糖均不能代表空腹血糖[3]。因此,饮食、药物、输液等均可导致实验结果的异常升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