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马兜铃酸成分中药与尿路上皮恶性肿瘤
马兜铃酸;尿路肿瘤,,马兜铃酸;尿路肿瘤,关键词:马兜铃酸;尿路肿瘤,1AA引起尿路上皮癌的报告,2含AA药物致尿路上皮癌的动物实验研究,3AA的致癌机制目前国内外的研究,4诊断及治疗,参考文献:
关键词:马兜铃酸;尿路肿瘤近年来,对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AA)成分的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AAN)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目前研究显示,AA不仅有明显的肾脏毒性,而且有显著的致癌作用,特别是容易引起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为进一步引起泌尿外科及肾内科医师的重视,特综述如下。AA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硝基化合物,为马兜铃科等科属植物中的共同成分,含AA的中草药以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等含量较高,另有龙胆泻肝丸、排石颗粒、排石汤、当归四逆汤、冠脉苏合丸等中成药,特别是具有利尿作用的木通在中医学中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及尿路感染,其动物实验和临床病理资料均已证实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但由于上述中成药疗效肯定均为临床常用,且大多数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甚至在保健品和食品中加入,因此应引起重视。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报道了2例因服用大剂量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尽管此后也有相关的个案报道,但未引起重视。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发现服用某些含有AA的中草药后,可导致快速进展的肾间质纤维化进而引起肾功能衰竭,才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1\]。由于是服用中草药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因而国外称之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 CHN),后经我国学者建议及有关研究结果的证实,目前命名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nephropathy, AAN),并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国内外动物实验和临床病理资料已证实AA引起慢性肾毒性的主要机制是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14\]。AA可引起急性AAN、肾小管功能障碍型AAN及慢性AAN等表现。多数患者隐袭进展,常在持续小剂量服用含AA药物数月或间断服药数年后发病,呈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CRF,少数可由急性发展而来。急性期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多尿或夜尿明显增多,同时伴有明显的肾小管功能损害甚至Fanconi综合征,部分可伴有肾小球功能异常;慢性化病人临床表现常有贫血、恶心、呕吐及夜尿增多等肾功能不全表现,尿检查发现轻度蛋白尿,常伴肾性蛋白尿、低比重及低渗透压尿,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早期肾小管功能损伤较肾小球功能损伤严重,后期血清肌酐及尿素亦增高,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1 AA引起尿路上皮癌的报告
有关AA引起尿路上皮癌是Cosyns于1994年首次报道的,他在3例肾移植的AAN患者中,发现有1例肾移植患者1年后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8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