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6441
养生养德关系密切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22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2.22
     养生,是当今国人普遍的追求。养德,即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养身与养德古已有之,重温古贤在养身与养德方面的教诲与实践,在今天很有意义。

    所谓养生,又称养身,乃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之道。这方面古人积累经验多矣。《管子·形势解》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庄子·达生》云:“人之所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险也”;《战国策·齐策四》曰:“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荀子·修身》道:“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等等,这些先哲之论不乏科学道理,经受千百年实践检验,堪称经典也。

    养生固然重要,而养德尤胜于其。一个人只重养身而轻养德,养生也难以如愿。这是因为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所以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唐代名医孙思邈也言:“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云:“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道,老子提出“三宝”论:“吾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此言与孔子“仁者寿”如出一辙,可谓将养身与养德“高度统一”了。

    《论语》中提到一件事,某日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乎?”子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谓能够自我反省者就不会内疚,而没有内疚的人有什么忧虑和畏惧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德经》中的两句话:曰“德是寿之本”,又曰“寿源于德”。由此可见,养生与养德的关系极为紧密,养生必先养德,养德可以养生。 (马承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