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将逐步转向“主动保障型”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邹声文)
根据科技部近日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展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实施“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逐步实现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转变。
项目提出,要增强食品安全科技自主创新和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能力,在风险评估、检验检测、溯源与预警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检测方法和设备研发,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获得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设备和试剂,开展食品安全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
项目计划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含生物毒素)、食品相关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等食品危害的分析、预警与快速反应平台,建设4~5个食品危害物风险评估中心或基地;完成150~200项国家检测方法和标准物制定工作,研制15~20种标准物质。
项目还计划重点开发一批食品危害物多残留前处理及代谢表征技术、食品真实属性表征技术、快速与高通量检测技术、执法现场快速检测取证技术及其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测、溯源和快速预警系统,建立10个动态数据库,掌握数据样本超过50万份;完善食品安全合格评定体系,建立5~10个综合示范区。, 百拇医药
根据科技部近日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展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实施“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逐步实现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转变。
项目提出,要增强食品安全科技自主创新和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能力,在风险评估、检验检测、溯源与预警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检测方法和设备研发,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获得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设备和试剂,开展食品安全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
项目计划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含生物毒素)、食品相关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等食品危害的分析、预警与快速反应平台,建设4~5个食品危害物风险评估中心或基地;完成150~200项国家检测方法和标准物制定工作,研制15~20种标准物质。
项目还计划重点开发一批食品危害物多残留前处理及代谢表征技术、食品真实属性表征技术、快速与高通量检测技术、执法现场快速检测取证技术及其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测、溯源和快速预警系统,建立10个动态数据库,掌握数据样本超过50万份;完善食品安全合格评定体系,建立5~10个综合示范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