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与治疗
近年,儿童旅行者腹泻发病有增加的趋势,但对其病因、治疗等缺乏全面认识。美国Mackell总结报告了有关儿童旅行者腹泻的一些特点及其病因和治疗等相关进展。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有15亿例次年龄<5岁的儿童发生腹泻,并导致300万患儿死亡。Mackell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后认为,儿童腹泻的定义应为:无论患儿年龄大小,每24小时排便3次以上,同时有大便性状的改变。
儿童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与成人相似,主要为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属、沙门菌和志贺菌属。其中产毒性大肠杆菌最常见,每年使2亿儿童发病,38万例患儿死亡,2岁以内儿童发病率最高。在因腹泻住院的患儿中,最常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这可能与轮状病毒较产毒性大肠杆菌更易造成患儿脱水有关,20%的患儿死亡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坦桑尼亚一项研究显示,35.7%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有致病性大肠杆菌,以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在干燥季节,侵袭性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和轮状病毒更为盛行,雨季则以产毒性大肠杆菌和贾第虫为主。
尼泊尔非住院腹泻患儿病原以产毒性大肠杆菌、贾第虫和空肠弯曲菌为主。目前还无儿童旅行者腹泻与大肠杆菌O157∶H7相关的报告。
曾有研究报告,儿童旅行者腹泻约占全部儿童腹泻病例的31%,其中年龄<3岁患儿约占60%。在前往发展中国家旅行的美国儿童中,12岁以下患儿较12岁以上患儿腹泻严重。
在儿童腹泻的饮食治疗中,国外传统的“BRAT”方法,即香蕉、米饭、苹果汁和烤面包已不被采纳。儿科教科书最初推荐患儿在一段时间的肠休息和饥饿后逐渐进食,但至80年代改为开始可进水,饥饿后再逐渐进食。
传统抗胃肠动力药如洛哌丁胺曾被认为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现不推荐用于急性腹泻。水杨酸铋剂可减少儿童腹泻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但不应为首选,可作为口服补液和抗菌治疗的辅助治疗。
口服补液治疗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广泛。但一直以来对如何进行抗菌治疗存在争议。很多医师已由以往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发展到建议应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治疗。近2年来建议应用阿齐霉素治疗,每天只需给药1次,使应用于儿童更加方便,同时阿齐霉素对空肠弯曲菌属也有效,因此可用于治疗旅行者腹泻。
对有发热和血便的患儿或前往旅行者腹泻高发地后出现腹泻患儿,建议及时应用抗菌药物,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不宜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这些建议目前仍缺乏循征医学证据,但正在进行的研究将会对此提供更多依据。
(柳芳芳 摘译自 Clin Infect Dis 2005,41 Suppl 8: S547), 百拇医药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有15亿例次年龄<5岁的儿童发生腹泻,并导致300万患儿死亡。Mackell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后认为,儿童腹泻的定义应为:无论患儿年龄大小,每24小时排便3次以上,同时有大便性状的改变。
儿童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与成人相似,主要为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属、沙门菌和志贺菌属。其中产毒性大肠杆菌最常见,每年使2亿儿童发病,38万例患儿死亡,2岁以内儿童发病率最高。在因腹泻住院的患儿中,最常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这可能与轮状病毒较产毒性大肠杆菌更易造成患儿脱水有关,20%的患儿死亡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坦桑尼亚一项研究显示,35.7%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有致病性大肠杆菌,以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在干燥季节,侵袭性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和轮状病毒更为盛行,雨季则以产毒性大肠杆菌和贾第虫为主。
尼泊尔非住院腹泻患儿病原以产毒性大肠杆菌、贾第虫和空肠弯曲菌为主。目前还无儿童旅行者腹泻与大肠杆菌O157∶H7相关的报告。
曾有研究报告,儿童旅行者腹泻约占全部儿童腹泻病例的31%,其中年龄<3岁患儿约占60%。在前往发展中国家旅行的美国儿童中,12岁以下患儿较12岁以上患儿腹泻严重。
在儿童腹泻的饮食治疗中,国外传统的“BRAT”方法,即香蕉、米饭、苹果汁和烤面包已不被采纳。儿科教科书最初推荐患儿在一段时间的肠休息和饥饿后逐渐进食,但至80年代改为开始可进水,饥饿后再逐渐进食。
传统抗胃肠动力药如洛哌丁胺曾被认为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现不推荐用于急性腹泻。水杨酸铋剂可减少儿童腹泻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但不应为首选,可作为口服补液和抗菌治疗的辅助治疗。
口服补液治疗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广泛。但一直以来对如何进行抗菌治疗存在争议。很多医师已由以往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发展到建议应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治疗。近2年来建议应用阿齐霉素治疗,每天只需给药1次,使应用于儿童更加方便,同时阿齐霉素对空肠弯曲菌属也有效,因此可用于治疗旅行者腹泻。
对有发热和血便的患儿或前往旅行者腹泻高发地后出现腹泻患儿,建议及时应用抗菌药物,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不宜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这些建议目前仍缺乏循征医学证据,但正在进行的研究将会对此提供更多依据。
(柳芳芳 摘译自 Clin Infect Dis 2005,41 Suppl 8: S54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