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流 量“出”而“入”
在目前召开的“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更加重视节能环保工作”,由此可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长期目标。
在医疗卫生领域,节约也涉及到领域中的各个方面。目前,医院因过量库存,一年有可能损失上千万元甚至更多——这绝非危言耸听,此问题正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事实上,随着我国不少地方的龙头医院广开分院、构建医疗航母进程的加快,强化医院集团的物流管理、消除重复采购所带来的过量库存,已成为医院提升效益的切入点之一。
如何对医院物流实行有效管理、规避过量库存的风险?本刊特邀南京医药苏北物流中心运营总监、在医药领域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的张凌辉先生进行分析。
提到物流管理,我们往往会想到医药商业企业,实际上,医院也存在物流管理。医院物流,主要是指医院在医用器材、药品及办公用品等物资上的采购与使用控制,也包括医院集团内部的物资仓储、调拨配送等内容。
目前,我国医院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医学技术的研究和医院的整体经营上,往往对医院物流管理所投入的精力不多,这就造成了医院集团内部物资的重复采购、物流总成本高、物资(医疗器材、药品)供应不及时、药品(医疗器材)在库管理混乱等问题。众所周知,对我国绝大多数医院而言,药品销售是医院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因物流管理不善造成的过量库存给医院、医疗企业、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某些地市级医院,医院一年的药品采购金额即达2亿~3亿元,假如其中过量库存金额占到5%,这就意味着医院因过量库存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在1000万~1500万元。在少数省级大医院,浪费的数额更是惊人。
过量库存的产生
对医院过量库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医院的物流管理工作。一般而言,医院的医疗器材、药品等物资都应该是按需采购,其过量库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物流管理分散
采购权限不清
目前,我国医院在医疗器材、药品等物资的采购上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某部门负责,许多医院的医疗器材、药品主要是由器材管理部门、药剂科负责采购与管理;大医院也有可能在采购中心下设器材采购组、药品采购组、中心库房、配送中心等多种组织来完成医院所需物资的采购、存储与配送这一物流管理全过程。对于有多家分院的医疗集团,总院虽然有紧急调拨分院医疗器材或药品的权力,但是分院往往有一套单独的物资采购、保管、配送的物流体系和操作权力。这就容易造成对同样的药品、器材,不同部门或者分院重复采购,采购量大于实际需求量。
整体性管理缺失
部门协调性不够
采购权力的分散即说明管理职能的缺失,也是医院内部各部门不协调的表现。医院作为经济主体,越来越以效益作为其经营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这种非规范性的医院物流管理模式下,会带来一个很大的矛盾:医院层面要求绝对物流成本降低,而使用部门只强调物资的足量和供应及时。在这种矛盾下,医院的负责医疗器材和药品采购的部门只能通过增大采购量来降低采购成本和保障临床科室的使用,这就必然增加了保管成本和产品失效风险。医院物流管理部门也只能把物流体系的优化放在提供物资采购、配送时效和足货率上,而无法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总成本。对药品、医疗器材的使用部门而言,只需要强调物资供应满足其使用即可,与物流管理部门却没有业务协调和利益共享机制。
缺乏有效技术手段
采购计划性欠缺
目前,我国医院将资金、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对医疗器械设备的引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上,却少有医院花大力气进行全院物流管理系统的更新换代。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尚不能将各科室、分院等物资使用部门的信息进行共享,“信息孤岛”的存在使物资采购随意性太强,而无计划性。医院往往将采购工作的精力放在了与供应商的议价上,却在医院的整体物流管理上投入太少。
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必然导致我国医院物流管理工作落后,也必然导致过量库存的问题难以解决。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我国医院长期以来对医院物流管理工作投入太少,医院物流管理表现出多头化、多层化的特点,也就产生了医院普遍存在的物资集中采购控制力低、采购计划性低、物资统一调配及时性低、采购量重复性高、物资在库管理的不规范性高等五大问题。而消除过量库存,则成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在物流管理上必须追求的目标。
消除过量库存
随着医院规模的逐年增大,用于医疗的器材、药品的种类与数量都在增多,过量库存既给医院的物流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也给医院经营带来了诸如资金积压、财务风险、产品时效等问题。而对供应商和采购物资种类的控制、统一物流管理权限、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管理等等手段,则是消除过量库存的关键。
控制供应商与采购物资种类
随着药品降价政策的持续进行,医疗品种的更新越来越快。因此,对供应商、医疗器材、药品等物资的种类进行控制是降低过量库存的第一步。医院通过临床使用后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评价,从中选择出最符合医院要求的器材或药品,并在整个集团内推广是完全可行的。在对供应商的管理过程中,物流管理部门需要定期与临床使用部门进行业务沟通,对供应商或药品、器材的目录进行筛选更新。
对于发达地区的医院,可以多利用当地的大中型医药批发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根据使用量和使用频度两个纬度将医院药品或医疗器材分为A、B、C 3类,并要求医药批发企业对C类药品为医院提供实时配送服务,这样可以降低医院C类药品的过量库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不少地区正在推广“药房托管”政策,医院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由医药批发企业托管自己的药房与物流管理工作,这样客观上可以大大降低医院物资采购的资金占用。
统一物流管理权限
医院要消除过量库存,就需要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物流管理水平,这首先就要求医院统一物流管理权限,打破不同的部门、分院各自为政的局面。
医院统一物流管理权限最关键的两点是统一物资采购权和物资调拨权。将各部门、分院的医疗器材、药品等物资的采购纳入集团全流域的集中采购,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增强了企业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而且可以配合医院的集中存储、集中配送、集中销售业务,不但可以增强医院的整体控制力,也更加有助于医院物流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消除重复采购带来的过量库存。
另外,对于同一医疗集团位于同一城市的不同医院,总院的物流管理中心应该有权在各家医院之间实现医疗器材、药品的统一调配,这既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也是实现物资使用效益最大化的需要。我国不少医院业已开始了集团化运营的道路,在总院下兴建、兼并了不少特色医院或者异地医院,这就更需要加强医院物流管理工作的统一性。尤其对大型医疗集团而言,对各地分院的物流管理是一个新课题。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管理
客观而言,我国医院在医院管理信息技术方面的使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内不少医院的各科室与物流部门或财务等非临床部门、分院与总院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孤岛”。物流管理部门既不能知晓分院的物资使用与存储情况,也不能及时掌握各临床科室的物资使用情况,在物流管理业务上往往只有采购部门的采购记录、中心库或药房的进销存记录。为此,医院需要通过管理来提高整体经营效益,其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对于我国医院而言,因受专业限制,可以采取购买成熟的医用信息软件平台、委托软件公司开发的模式进行医院的信息化工作。医院可以选用或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系统,首先将各部门的物资使用与物流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一般而言,适合我国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信息系统中,医院总院与分院的物流管理部门处于同一层级,对物流管理工作而言都是同级异地库房;而各科室存储间相当于不同地区库房内的不同库区;药品具体存储的位置就是货位。药品到达临床科室的存储点或者被销售出,对系统而言就是在货位上的“一进、一出”。在这种信息系统里,可以实时统计出医院总的在库物资和拟采购的物资信息,通过这种集中式的系统,完全可以帮助采购部门形成统一的物资采购与配送计划。
后记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医院将越来越向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管理措施来提高医院经营效益将是这些医院必然要迈出的一步。
医院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消除过量库存这一工作不单涉及到医院的物流管理部门,还涉及临床科室、财务、分院等其他多个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还涉及到医院组织架构的调整、信息系统的更新,对没有实施经验的医院而言,是需要付出变革代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一种办法可尝试——即在实施过程中引入专业的咨询顾问,由咨询公司的咨询师参与到医院的物流管理变革与信息化实施项目中来,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据悉,南京某医疗集团正是采取这一办法开始改革其物流管理的。该医院近年来发展迅速,投资了多家地方医院,目前在当地已经成为较有影响力的医疗集团。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医院的效益,降低多余的库存损失,该医院目前正在进行物流体系的重建与信息化实施工作。究竟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