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受体超家族及其辅调节子的研究进展
核受体;核受体辅活化子;核受体辅抑制子,,],核受体;核受体辅活化子;核受体辅抑制子,1核受体的结构,2核受体的辅调节因子,3核受体与相关疾病,[参考文献]
Progress in nuclear receptor superfamily and nuclear receptor regulator[关键词] 核受体;核受体辅活化子;核受体辅抑制子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其成员众多,构成了一个大家族,可分为三大类:类固醇激素受体、非类固醇激素受体和孤儿核受体。核受体与相应的配体及其辅调节因子相互作用,调控基因的协调表达,从而在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细胞分化及体内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受体的功能障碍将导致一系列疾病如癌症、不育、肥胖、糖尿病。核受体能结合经药物设计而被修饰的小分子,从而调控相关疾病如癌、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它们是有希望的药物设计靶标。因此,寻找孤儿受体的配体和信号通路成为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1 核受体的结构
核受体有共同的结构,它的典型结构分为六个部分[1],即A、B、C、D、E和F区。N端(A/B区),高度可变,包含至少一种本身有活性的配体非依赖性的转录激活域(AF1),A/B结构域的长度不一,由少于50至500多个氨基酸组成。核受体最保守的区域是C区,即DNA结合区(DBD),DBD区包含两个高度保守的锌指结构[2]:CX2CX13CX2C(锌指Ⅰ)和CX5CX9CX2C(锌指Ⅱ)。每个锌指结构由4个半胱氨酸和中心部位的一个锌离子螯合而成。在锌指Ⅰ的柄部有三个不连续的氨基酸称为P盒,它决定了受体作用的特异性。在DNA结合区(C区)和配体结合区(E区)有一较短且不保守的结构称为绞链区(D区),主要是在C区和E区间起绞链作用,该区含有核定位信号肽(NLS)。核受体中最大的结构域是E区,即配体结合区(LBD),其序列高度保守,以充分保证选择型配体的识别。这个区含一个配体依赖性的转录激活域(AF2),在转录调节中非常重要。E区的二级结构是由12个α螺旋组成,核受体的激素结合区(hormone binding domain,HBD)在E区。有些核受体还包含一个F区,在E区的C端外,F区的序列高度可变,其结构和功能尚不十分清楚。
2 核受体的辅调节因子
2.1 核受体辅活化子
核受体辅活化子(coactivators)是由多种蛋白家族组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