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及治疗
精神疾病,1睡眠障碍在精神疾病中的临床意义,2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关系,3治疗,[参考文献]
精神疾病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紊乱所致的疾病。精神疾病患者经常出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达47%,远远高于正常人群10%~15%的患病率。Breslau等[1]报道,精神病人失眠的终身患病率为71%,正常人为41%,优势比(OR)值为35。精神病人的睡眠障碍可能是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并发症状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精神病人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入睡困难、睡眠减少、睡眠过度和睡眠模式的改变等,其中以入睡困难和睡眠减少最为多见。据调查,常发生睡眠障碍的精神病症有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症、饮食障碍、酒依赖[2](表1)。表1 各种精神障碍的睡眠改变(略)
注:REMS(快速眼球运动睡眠),↓↓(下降),↑↑(上升),↓(部分研究下降),↑(部分研究上升),·(无变化)
1 睡眠障碍在精神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11 早期症状 大多数精神疾病早期常有睡眠障碍,以后才出现精神症状,如睡眠时间减少(失眠)、入睡困难及早醒分别是躁狂症和抑郁症的重要早期症状。
12 疾病好转的标志 睡眠障碍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精神疾病病情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即病情越重出现睡眠障碍的机会较多而且程度也严重。相反,当病情逐步好转时,睡眠障碍也随着减轻或消失。因此,记录精神病患者24 h的睡眠时间可预示病情的转归,特别是精神运动性兴奋躁动病人,如果出现睡眠改善,则表示病情有好转的征兆,如果抑郁症病人虽然抑郁症状消失,但仍存在较严重的睡眠障碍,说明病情基本上没改善,特别是对有严重自杀言行的病人更应注意,以免被“病情好转”的假象所蒙骗而发生意外事件。
13 疾病复发的征兆 大约有756%精神病症患者复发前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因此,以往有精神疾病史或目前病情缓解的病人出现持久的严重睡眠障碍时,应考虑有疾病复发的可能。
14 诊断中的价值 虽然目前睡眠障碍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尚缺乏一定的特异性,但有些形式的睡眠障碍对某些精神疾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如抑郁症患者常出现一种名为“主观性”或“精神性”失眠,即有明显的、客观的生理性睡眠现象而患者缺乏主观的睡眠感觉。这些患者客观上有良好的睡眠状态,但醒后声称“一夜没睡”,而且不但不听劝说,反而认为别人不同情、不理解他。这种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2 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我们将详细讨论临床上最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睡眠障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