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 > 第五章
编号:11387306
第二节 性心理的种种表现
http://www.100md.com 《青春期》
性角色的认同,对“性”产生兴趣,性梦幻与自慰,性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异性疏远期,接近异性期,恋爱期,关于男女同学间的友谊
     (一)性角色的认同

    性角色或者叫性身份是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之时就具有的,无论是男是女,他的父母和社会关系就依照当今社会所认可的性别、气质、秉性和行为模式去培养他、训练他,在父母的培育下,婴幼儿学习到自己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这是家庭课堂中最初的一课。识别自己及周围人的性别,要明确地回答出是男或是女,这恐怕是幼儿性教育的开始--性角色的认知与识别。

    这是十分重要的一课,尽管家长训练幼儿时并不了解这么做的科学依据,家长按照社会文化塑造和自身成长的经验训练自己的孩子:男孩子应是个堂堂的男子汉形象,女孩子是端庄自立的淑女样儿。没有人喜欢把孩子搞成不男不女的样子。每位中学生都能从自己的童年回忆中,寻找出关于性别训练的有趣片断,其中心就是性角色(性身份)不能颠倒、错乱。

    一旦产生颠倒、错乱的现象,对青少年本人和家庭都是不愉快的甚至是不幸的,女性化的男孩子、男性化的女孩子在社会群体中不被尊重,在人际活动与交往中常被戏弄、嘲笑,难以被人接纳、相融,对青少年个人会产生心理上的压抑、自卑、缺少信心……而对长大后参与工作上的竞争,成熟后结识异性朋友等等都会产生困难,因此,若有性角色错位情况,家长与青少年本人应及早调适,强化“男孩子应该像个男人,女孩子像个女人”的意识与训练。

    从儿童时期的性别自认开始是个体性意识的最初表现,而且也为今后的成长--个性与气质,为性意识的正常发展打下了基础,很值得父母、教师、和青少年自己思考。

    “你是否喜欢自己的性别?”面对这个问题,青少年朋友将如何回答呢?也许会有同学说:“我还没想过它!”“这个问题很重要吗?”对于大多数能够得到家庭温暖、父母疼爱的孩子来说,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感到性别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快或消极的压抑的不良影响。愉快地接纳自己的性身份本是件正常而高兴的事。但在我国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历史遗留的落后意识,并不因为封建社会的消失而消失,它还在一些地区一些人的头脑中滋生、散发着不良的影响,当然也必然造成少部分的青少年心理上的压抑:不喜欢自己是个女孩子,做女孩子是个倒霉的人。在少数青少年中时有发现,她们认为:来月经是讨厌的事;父母不喜欢女的;好多的家务事都由女孩子做;女孩子比男孩子笨。诸如此类的理由还可以举出来几条。诚然,现今社会中女性要事业有成、家庭生活又是和谐美满的需花很大的努力,要超出男人的付出。但如果女孩子不努力只能做个男人的附属物,当“花瓶儿”。缺乏独立的人格和独立谋生的本领,只好在经济上依附于人,当然就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人格的尊严,经济上不独立谁还会尊重你呢?!我们可能听过或看过这种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47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