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营销:求名还是求利
不能把公益活动只是当作单纯的慈善事业,企业必须把公益活动与企业的营销策略有机结合到一起,通过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益活动必须巧妙设计,一定要让消费者能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的品牌魅力。
公关营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美国运通公司早在1981年便开始使用,1983年,该公司捐赠170万美元修复自由女神像,在美国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许多营销专家便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者公益活动联系到一起,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模式。
公益活动应与营销策略有机结合
公关营销就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产生公共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作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然而公关营销的拓展与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营销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要素,如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等。公关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也必然牵涉到这些要素。
, 百拇医药
社会责任感是公关营销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越来越不可行的了。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才容易在公众中获得较高的信任度,并将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因此,不能把公益活动只是当作单纯的慈善事业,企业必须把公益活动与企业的营销策略有机结合到一起,通过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益活动必须巧妙设计,一定要让消费者能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的品牌魅力。
效果不佳的三大原因
然而面对政府的号召或者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许多企业不惜调动大量资金或物资开展捐献活动,开始轰轰烈烈的场面确实感人,但赞助结束后,不少企业会发现自己的“义举”好像如风吹过,媒体在报道时轻描淡写,政府在总结中一笔带过,普通民众对此一无所知。
, 百拇医药
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企业进行公益赞助虽然不纯粹为了商业目标,但从企业利益的角度上,企业总是希望其公益赞助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社会因企业的行为而受益,而企业也因此受到更多关注或赢得消费者好感。令人的遗憾是,中国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总是难以如愿。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对公益赞助行为认识存在偏差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受此思维影响,一些企业家在进行公益赞助时,纯粹只考虑到尽一份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没有想到如何让公益赞助变成一种双赢的结果。
对公共关系理解有待提高 在对外传播上,很多中国企业只懂得用广告手段去进行,对于公共关系的作用与运用,这些企业根本就不知如何运用。公关思维的匮乏使这些企业很少考虑公关战略方面的策略制定,很少将公益赞助作为一种公关手段去运用。
对公益赞助方式的运用缺乏技巧 从营销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在公益赞助上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像印度洋海啸时,某企业当众许诺无偿赞助50万元,在大肆炒作一番之后,竟然没了下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与反感;要么策略不当,无法达到双赢结果,最后只当了无名英雄。
, 百拇医药
中国企业还应该学习什么
当年,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强生公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合作伙伴,强生公司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以及参加德国都灵2006年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资金和产品支持,其赞助产品类别包括急救产品、个人健康护理产品、医疗器械和诊断产品以及非处方药品等。
赞助体育赛事,是很多著名企业的传统。这是因为,体育精神就是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竭尽所能,做到最好。这种精神,正是很多企业希望给公众留下的印象。强生公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合作伙伴后,可以将北京奥运会的标识和自己公司的标识一起使用,但强生的目的不是这么简单,而是准备充分利用好奥运会这个全球营销的平台,宣传企业所倡导的精神,即“竭尽所能,做到最好”。如果真的留给公众这样一个印象了,其产品的畅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企业要避免出现“对社会有利,对企业无益”的结果,可以遵循以下策略原则:
, 百拇医药
时机性原则 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赞助。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重大事故时,社会、媒体、民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如果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表态,必然引来最多注意力,也最能吸引媒体的报道。这与市场营销一样,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投入的数量,而是能够预先抓住最适合的时机。
商业性原则 公益赞助必须策略先行。企业在执行公益赞助时必须同企业其他营销行为一样,一定要坚持策略先行,何时赞助、赞助多少、何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否邀请政府官员见证、媒体宣传计划如何执行等等,都必须有充分的考虑。
长期性原则 将公益赞助视为企业一种商业战略。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公益赞助是一项长期的商业策略行为,持续的投入与持续回报之间推动了他们有能力不断进行公益赞助。也是在这种前提下,跨国企业积累起了深厚的品牌美誉度,也获得了媒体持续的报道与关注。
公关营销已经发展到势在必行的阶段,不仅仅要破除观念上的保守,勇敢地将公益活动作为一场营销活动来做,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公关营销的形式,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让自己的“善行”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利益是企业的生命,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集体、公益。所以,说的时候先公益后利益,做的时候先利益后公益,绝非虚伪,而是一种适合中国文化的公关营销策略。, http://www.100md.com(于斐)
公关营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美国运通公司早在1981年便开始使用,1983年,该公司捐赠170万美元修复自由女神像,在美国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许多营销专家便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者公益活动联系到一起,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模式。
公益活动应与营销策略有机结合
公关营销就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产生公共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作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然而公关营销的拓展与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营销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要素,如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等。公关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也必然牵涉到这些要素。
, 百拇医药
社会责任感是公关营销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越来越不可行的了。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才容易在公众中获得较高的信任度,并将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因此,不能把公益活动只是当作单纯的慈善事业,企业必须把公益活动与企业的营销策略有机结合到一起,通过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益活动必须巧妙设计,一定要让消费者能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的品牌魅力。
效果不佳的三大原因
然而面对政府的号召或者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许多企业不惜调动大量资金或物资开展捐献活动,开始轰轰烈烈的场面确实感人,但赞助结束后,不少企业会发现自己的“义举”好像如风吹过,媒体在报道时轻描淡写,政府在总结中一笔带过,普通民众对此一无所知。
, 百拇医药
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企业进行公益赞助虽然不纯粹为了商业目标,但从企业利益的角度上,企业总是希望其公益赞助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社会因企业的行为而受益,而企业也因此受到更多关注或赢得消费者好感。令人的遗憾是,中国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总是难以如愿。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对公益赞助行为认识存在偏差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受此思维影响,一些企业家在进行公益赞助时,纯粹只考虑到尽一份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没有想到如何让公益赞助变成一种双赢的结果。
对公共关系理解有待提高 在对外传播上,很多中国企业只懂得用广告手段去进行,对于公共关系的作用与运用,这些企业根本就不知如何运用。公关思维的匮乏使这些企业很少考虑公关战略方面的策略制定,很少将公益赞助作为一种公关手段去运用。
对公益赞助方式的运用缺乏技巧 从营销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在公益赞助上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像印度洋海啸时,某企业当众许诺无偿赞助50万元,在大肆炒作一番之后,竟然没了下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与反感;要么策略不当,无法达到双赢结果,最后只当了无名英雄。
, 百拇医药
中国企业还应该学习什么
当年,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强生公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合作伙伴,强生公司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以及参加德国都灵2006年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资金和产品支持,其赞助产品类别包括急救产品、个人健康护理产品、医疗器械和诊断产品以及非处方药品等。
赞助体育赛事,是很多著名企业的传统。这是因为,体育精神就是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竭尽所能,做到最好。这种精神,正是很多企业希望给公众留下的印象。强生公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合作伙伴后,可以将北京奥运会的标识和自己公司的标识一起使用,但强生的目的不是这么简单,而是准备充分利用好奥运会这个全球营销的平台,宣传企业所倡导的精神,即“竭尽所能,做到最好”。如果真的留给公众这样一个印象了,其产品的畅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企业要避免出现“对社会有利,对企业无益”的结果,可以遵循以下策略原则:
, 百拇医药
时机性原则 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赞助。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重大事故时,社会、媒体、民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如果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表态,必然引来最多注意力,也最能吸引媒体的报道。这与市场营销一样,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投入的数量,而是能够预先抓住最适合的时机。
商业性原则 公益赞助必须策略先行。企业在执行公益赞助时必须同企业其他营销行为一样,一定要坚持策略先行,何时赞助、赞助多少、何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否邀请政府官员见证、媒体宣传计划如何执行等等,都必须有充分的考虑。
长期性原则 将公益赞助视为企业一种商业战略。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公益赞助是一项长期的商业策略行为,持续的投入与持续回报之间推动了他们有能力不断进行公益赞助。也是在这种前提下,跨国企业积累起了深厚的品牌美誉度,也获得了媒体持续的报道与关注。
公关营销已经发展到势在必行的阶段,不仅仅要破除观念上的保守,勇敢地将公益活动作为一场营销活动来做,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公关营销的形式,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让自己的“善行”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利益是企业的生命,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集体、公益。所以,说的时候先公益后利益,做的时候先利益后公益,绝非虚伪,而是一种适合中国文化的公关营销策略。, http://www.100md.com(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