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军和“温暖星期六”
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的人数是120~15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是80~100万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尽管脑卒中诊断技术突飞猛进,新的抗卒中药物和治疗手段不断出现,然而脑卒中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从而成为困扰中国的最大健康问题。脑血管病防治犹如一场惨烈的战役!而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王拥军,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用他的新思维引领着神经科同道前行。
■引入“卒中单元”
王拥军认为,医疗的真正目的是使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而满意度来自四个方面:第一,疾病的好转是基本的要求,没有疾病的好转病人不可能满意。因此医术是第一个支撑点,但是单纯的医术是换不来高满意度的。第二,要有优质的服务,赢得病人的信赖。第三,医患沟通非常重要,让病人充分理解且主动配合治疗。第四,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让病人在温馨的氛围中逐渐康复。另外,他还认为,让病人对医疗过程满意,还要为病人的住院费用精打细算。医生要把病人的押金当成自己的钱,把钱花在刀刃上。他常常教导下级医生: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如果医生和病人沟通好,了解病人的经济状况、期望值及其在医疗上的最终需求,病人和家属才能真正满意。
, http://www.100md.com
为此,六年前从美国学成回国的王拥军把“卒中单元”这个概念引进了中国,在天坛医院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卒中单元”病房,为病人提供集医疗、康复、预防宣教、身心共治为一体的人文化综合医疗模式。这个模式满足了患者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的需要,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卒中单元的开设,大大地提高了脑血管病人的治疗效果,它使病人的死亡率降低15%,致残率降低30%,神经功能每好转一个等级,病人平均节省1000至2000元的费用。”王拥军如数家珍地说,“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很多疾病是没法做到完全治愈的,那么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也是一个医生的重要工作”。
“卒中单元”这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迅速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在卫生部十年百项工程的支持下,这项技术很快在中国普及。这种治疗模式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脑血管病的治疗理念和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规范治疗流程
, 百拇医药
脑中风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问世,这些新的方法一方面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选择,但是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带来治疗的混乱,建立行业规范至关重要。2002年,王拥军和北京22家医院的专家一起着手起草我国的脑血管病临床规范,几经磨难,终于编写完成中国第一部脑中风防治指南——《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这本指南面世之后,很快成为全国脑中风治疗的依据。在半年之内,这本书被重印了7次。
对于脑中风的救治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梗死在发病3小时的时间窗进行溶栓,能获得最好的疗效。因此,减少每一分钟的延误都会为患者赢得一份生存的希望。而发病早期与死神赛跑的过程却涉及了许多环节,包括现场识别、院前急救、合理转运、院内影像检查、化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换一句话来讲,脑中风早期抢救的过程是一场接力赛,接力棒交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脑中风患者生存链上的薄弱点。如何让这个流程更快更安全?王拥军和同事们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为这个流程做了精心的设计,开发出了控制和监控整个环节的计算机软件。几年来,数以千计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在这个完善的流程中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2006年5月,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了全球脑中风协作组会议,会议对全世界144家协作医院过去几年脑中风急性期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这些医院绝大多数来自美国和欧洲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结果代表中国参加评议的北京天坛医院中了头彩,他们救治的病人数量在144家医院中最多,院内延误时间最短,救治的速度最快,救治的效率最高。
, 百拇医药
■开启“温暖星期六”
心脑血管病是生活方式病。有资料显示,在美国由于健康教育的作用,使得中风的发病呈下降趋势。在我国,由于社会工作者及其他要素的缺位,一些专家不愿意做费时费事的健康教育等原因,使得健康教育缺失,国民的健康知识、理念相对匮乏,脑中风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面对这个现实,在繁忙的临床、科研、行政工作的同时,王拥军以知名专家特有的权威性,以其清晰的思路、幽默通俗的语言,多次在主流媒体进行脑血管病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积极的一级预防。最近,王拥军又开通博客,和网友直接交流。
不仅如此,王拥军在天坛医院还开启了“温暖星期六——周末义诊”活动,这项活动在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已经坚持了两年。每个周六的上午,专家们放弃休息时间来到门诊,给患者送去温暖:一是不用挂号,患者即可和天坛医院的专家面对面;二是除了看病,专家们还会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两年多来,已经有数以万计的患者从中获益。有的患者说:“疾病是残酷无情的,但这个星期六是温暖的。”王拥军教授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将健康的金钥匙交给患者。
多年来,王拥军牺牲了所有的周末和完整的节假日,把全身心都投在了脑中风的防治事业上。学生、同事和朋友不止一次问他,“你哪里来的那么好的精力和体力”?王拥军心里知道,他没有那么好的精力,更没有那么好的体力,而支撑他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脑中风患者的需要,是脑中风防治的事业的需要。
本报记者 杨六香 通讯员 朱丽丽
图为王拥军(左一)在给学生讲片子, 百拇医药(杨六香;朱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