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虫菊酯类杀虫剂引起运动神经元病一例
日本Doi等报告,1例患者由于长期吸入拟虫菊酯类杀虫剂而引起貌似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的运动神经元病(MND)。[Neurology 2006,67(10): 1894]
一些农药具有神经毒性。拟虫菊酯类杀虫剂由于杀虫谱广、对哺乳类动物毒性低而应用广泛。人过度接触拟虫菊酯类杀虫剂可引起麻木、震颤、癫痫发作、记忆力受损等神经毒性症状,但这些症状持续时间通常较短暂,既往尚无慢性拟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引起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报告。
Doi等报告的患者为女性,44岁。患者3年来在1个不通风的房间里几乎每天都使用拟虫菊酯杀虫剂。最初患者感到舌头麻木、恶心和鼻炎症状。2年后,患者出现左手提重物困难,且症状在近8个月内逐渐加重。入院前3个月,患者出现言语含混、步态失调和全身肌无力。
入院后神经系统检查提示,患者存在构音障碍、鼻音、伴舌肌萎缩性震颤的吞咽困难,以及双上肢轻度无力伴肌束震颤,以左侧为主。另外,患者躯干和双下肢肌束震颤,下颌反射增强,四肢反射亢进但无病理征。感觉及自主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肌电图检查显示,患者四肢均有广泛的巨大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伴束颤和纤颤电位。神经传导检查显示,四肢复合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无传导阻滞,感觉神经传导无异常。右侧正中神经F波频率降低,潜伏期正常,并记录到经颅磁刺激后拇展肌及拇短展肌的运动诱发电位。左下肢运动诱发电位中心传导速度(皮层至腰部刺激的潜伏期)延迟(26.4毫秒,正常为21.04毫秒),右侧正常。另外,经头皮及颈刺激均未诱发出上肢运动诱发电位,经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电刺激所得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正常。
停止接触杀虫剂2个月后,患者四肢无力症状部分好转,四肢肌束震颤消失,遗留舌肌萎缩和束颤、上肢轻度无力和反射轻度增高。肌电图检查发现急性失神经支配现象消失。患者入院时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拟虫菊酯类杀虫剂引起的甲状腺毒性)得到改善。停止接触杀虫剂7个月后,未出现明显的症状加重。
考虑患者为拟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基于2个原因:① 在出现运动功能失调前,患者出现拟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的一般症状,如舌头麻木、恶心和鼻炎症状等。② 在停用杀虫剂后,患者的运动症状和失神经电位部分改善。
此病例说明拟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可以引起类似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症状,与铅和软骨藻酸中毒类似。,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脊髓病 > 运动神经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