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氧另辟缺氧救治新途径 该项研究成果荣获2006年度全军科技成果进步奖一等奖
本报讯(驻地记者吴一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主任徐礼鲜教授等,担任的“高氧液对战创伤救治及缺氧治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出静脉液体辅助供氧新理论,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静脉给氧治疗新方法。经国内800余家医院大样本临床验证,该方法现已广泛用于心肺复苏、危重病人急救供氧等多种缺氧疾病的治疗。该研究成果近日荣获2006年度全军科技成果进步奖一等奖。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携氧代用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基质蛋白、基因工程人工血液、微脂粒包裹的循环蛋白溶液、全氟碳溶液等方面,但由于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至今尚难用于临床。
徐礼鲜等在高氧液静脉液体给氧技术研究中,应用光化学和物理相结合溶液技术,将活化后的氧溶解于临床常用的复方林格液、0.9%氯化钠注射液、5%糖盐水等溶液中,成功地组合成一种高氧液(高氧生理盐水、高氧平衡盐等)。通过特制的高氧液体治疗仪,进行静脉输注或口服,从而提高患者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该高氧液经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其不仅含有高于常规液体5倍左右的溶解氧,而且溶氧后基液内的有效成分没有改变,无热源性,红细胞脆性和半衰期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人体输注要求。
该成果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已进入临床应用。目前,全国已有860多家不同等级的医院应用该技术治疗心肺复苏、脑血管重症损伤、心肌缺血、大面积烧伤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新生儿缺氧、重症肝炎及危重症急救等方面,救治患者350余万人次,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该技术在救治患者,缓解呼吸窘迫方面均显示出良好效果。,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携氧代用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基质蛋白、基因工程人工血液、微脂粒包裹的循环蛋白溶液、全氟碳溶液等方面,但由于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至今尚难用于临床。
徐礼鲜等在高氧液静脉液体给氧技术研究中,应用光化学和物理相结合溶液技术,将活化后的氧溶解于临床常用的复方林格液、0.9%氯化钠注射液、5%糖盐水等溶液中,成功地组合成一种高氧液(高氧生理盐水、高氧平衡盐等)。通过特制的高氧液体治疗仪,进行静脉输注或口服,从而提高患者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该高氧液经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其不仅含有高于常规液体5倍左右的溶解氧,而且溶氧后基液内的有效成分没有改变,无热源性,红细胞脆性和半衰期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人体输注要求。
该成果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已进入临床应用。目前,全国已有860多家不同等级的医院应用该技术治疗心肺复苏、脑血管重症损伤、心肌缺血、大面积烧伤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新生儿缺氧、重症肝炎及危重症急救等方面,救治患者350余万人次,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该技术在救治患者,缓解呼吸窘迫方面均显示出良好效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