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中医,还是捍卫中医?
--中医深层次思考高层论坛及《中医新世纪大论战》丛书出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3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刊登了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从而
引起中医新世纪大讨论,全国各主要电视台、网络、报刊都参加了这场讨论。然
而,有关中医药的争论实质上是学术问题。争论的双方尽管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媒体上的讨论并不是学术讨论,不能完整的表达双方的观点,不能进行有益的
学术交流。为此,《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3
月18日举办了“中医深层次思考研讨会”,邀请争论双方的核心人物和有关学者
进行理性的学术讨论,并在会议上推出《中医新世纪大论战》丛书,包括傅景华
的《捍卫中医》、方舟子的《批评中医》、何裕民的《发现中医》和《爱上中
医》。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安徽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
还有张功耀、方舟子等学者,也有《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
版社的代表。讨论的观点主要分三类,一是坚决维护和恢复中医的传统,二是主
张中医必须改革和创新,三是明确批评中医存在的问题。讨论的焦点问题是:什
么是科学?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经验?科学是否有东西方之分?医学是否有全球
性和地方性之分?中医在当代医学体系中如何定位?中医药如何发展?影响中医
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看待和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尽管双方的观点不同,
甚至严重对立,但作为学术讨论,大家本着倾听不同意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求同存异的态度,从不同角度出发,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观点。大家
共同的目的是,如何正确运用人类尤其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服务。
通过讨论,我们获得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包括医学模式如何转变、中医教育的改
革、中医临床的规范化、中药安全性检验、中医文化的推广等。
注:
一个进步。王澄, http://www.100md.com
2006 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刊登了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从而
引起中医新世纪大讨论,全国各主要电视台、网络、报刊都参加了这场讨论。然
而,有关中医药的争论实质上是学术问题。争论的双方尽管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媒体上的讨论并不是学术讨论,不能完整的表达双方的观点,不能进行有益的
学术交流。为此,《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3
月18日举办了“中医深层次思考研讨会”,邀请争论双方的核心人物和有关学者
进行理性的学术讨论,并在会议上推出《中医新世纪大论战》丛书,包括傅景华
的《捍卫中医》、方舟子的《批评中医》、何裕民的《发现中医》和《爱上中
医》。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安徽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
还有张功耀、方舟子等学者,也有《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
版社的代表。讨论的观点主要分三类,一是坚决维护和恢复中医的传统,二是主
张中医必须改革和创新,三是明确批评中医存在的问题。讨论的焦点问题是:什
么是科学?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经验?科学是否有东西方之分?医学是否有全球
性和地方性之分?中医在当代医学体系中如何定位?中医药如何发展?影响中医
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看待和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尽管双方的观点不同,
甚至严重对立,但作为学术讨论,大家本着倾听不同意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求同存异的态度,从不同角度出发,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观点。大家
共同的目的是,如何正确运用人类尤其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服务。
通过讨论,我们获得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包括医学模式如何转变、中医教育的改
革、中医临床的规范化、中药安全性检验、中医文化的推广等。
注:
一个进步。王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