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6年第17期
编号:11399640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较理想方法。方法:采用自拟肠粘连松解汤胃管注入和灌肠,配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50例中,保守治疗47例痊愈,痊愈率94%,3例中转手术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松解汤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大多缠绵难愈、易复发、不易根治,临床如果只用西医方法治疗,则病程长、患者痛苦多、费用大,手术治疗的创伤与腹壁切口,是术后肠粘连梗阻的主要原因,可能又会发生新的粘连,导致梗阻再发。这样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致使粘连越来越重,梗阻无法解除。老年患者由于生理上的衰退导致合并疾病较多,容易发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尚未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43例,女7例。年龄19岁~66岁,平均年龄29.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 h~3 d。所有病例均有手术史,其中阑尾手术31例、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2例、脾手术2例、妇科手术5例、结肠手术3例。本组术后至发病时间为6个月~8 a,平均28个月。

    1.2 病例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第六版教材《外科学》,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体检: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反跳痛或轻度肌紧张,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及肠鸣音亢进。血常规:血白细胞(WBC)计数增高,一般在10×103/L以上,绞窄性肠梗阻常在15×103/L以上,中性WBC增加。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可以降低。血清电解质测定:可出现低钾、低氯和低钠血症。X线检查:站立位透视可见多个液气平面及胀气肠绊。粘连性肠梗阻多有受凉、饮食不节等诱因,一般起病较缓,逐渐加重,开始为不全梗阻,由于延误就诊或治疗方法不当,造成病症加重,发展成为完全梗阻,甚至出现肠绞窄。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根据其临床表现,将证候大略分为三种:气滞型:腹痛无定处,时痛时止,腹稍膨胀,腹软,有时可见肠型,伴恶心呕吐,或间有排气;瘀结型:腹痛有定处,腹部中度膨隆,可见肠型,伴呕吐,无排便排气;疽结型:腹痛剧烈持续,腹胀明显,全腹压痛拒按,腹肌紧张,呕吐,无大便、无矢气,或有肛门排出血性液体。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支持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酌情给予止痛、解痉药物。

    2.2 中医治疗 中药内服:治则以通里攻下为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为辅,自拟“肠粘连松解汤”:厚朴12 g,枳壳12 g,炒菜菔子10 g,当归10 g,赤芍10 g,木香10 g,桃仁10 g,乌药10 g,青皮10 g,大黄10 g(后下),芒硝9 g(冲服),用于肠梗阻气滞型和瘀结型。随证加减:发热者加双花、连翘、黄芩;腹痛甚者加延胡索;恶心呕吐甚者加姜半夏、竹茹。1剂/d,上方加水500 ml,煎成100 ml,每日2次~3次由胃管注入,注入后夹闭胃管2 h~4 h。灌肠:将中药渣煎水200 ml~300 ml,待温凉后保留灌肠。电针: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快速刺入,得气后以电针连续刺激,每次30 min~60 min,2次/d。治疗期间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有绞窄趋势者,做好手术治疗准备,经24 h~72 h综合治疗,若病情加重或有血运障碍者,则中转手术。

     3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

    治愈 痛、吐、胀、闭消失,排便排气,听诊无肠鸣音亢进及高调音,腹透无液气平面;无效:经治疗症状体征不缓解,大便不通,不排气者。本组50例,治愈47例(94%),无效3例(6%)均在入院72 h内中转手术,观察中表现为腹痛加剧,由阵发性转变为持续性,或恶心、呕吐不止;或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同时存在;或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有休克前期表现补液不能改善者。

     4 典型病例

    4.1 患者,李xx,男性,26岁,某厂职工。1999年4月15日上午10:00,因腹痛、呕吐14 h急诊来院。患者曾于1998年2月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做修补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999年4月14日因劳累后于夜间突然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6次,呕出物为胃内容物及水,1 d未解大便,无肛门排气。曾在卫生室和当地卫生院门诊,给予“阿托品”注射等治疗,未见效。体检:T 37.2 ℃,P 86次/min,R 18次/min,BP 16/9.5 kPa,急性痛苦面容,腹痛时在床上打滚。心肺听诊无异常,中等度腹胀,肠型及蠕动波不明显,听诊肠鸣音存在,叩诊腹部呈鼓音,血常规检查,WBC 13.2×103/L,X线透视腹腔右侧有两个液平面,左侧一个液平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中医辨证为淤积型。禁食并给予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及注射阿托品0.5 ml,1 d后症状无改善,腹痛呈阵发性加重,腹胀明显。第2天给予肠粘连松解汤100 ml,胃管注入,2次/d,疼痛间歇时间明显延长。第3天继续给予肠粘连松解汤100 ml,3次/d胃管注入,下午疼痛缓解,腹胀减轻,夜间肛门排气排便。第4天,嘱患者少量饮水,中午可进流食。患者痊愈出院,至今未复发。按:该患者素体较差,加之术后劳累过度,肠胃气滞,血脉瘀阻,致使瘀结形成,腑气不通,不通则痛,进而浊气上攻,导致胃气上逆,则见呕吐,证为淤结型,遂用肠粘连松解汤攻下消结,活血化瘀,治疗后症状缓解。

    4.2 患者,王xx,男,51岁,干部。1993年曾因脓血便1 a在某医院就诊,经纤维结肠镜诊断为降结肠癌,行结肠癌根治术。1996年6月底复发,又在该院行部分横结肠切除术,术后恢复较好。8月20日中午进食冷稀饭,下午出现剧烈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当晚20:00来我院急诊,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先给予常规治疗及肌肉注射“山莨菪碱”。治疗后腹胀、腹痛有所缓解。第2天腹胀、腹痛又发,并有加重趋势,恶心呕吐,将胃管吐出,考虑患者体质较差,不宜再次手术。中医辨证为气滞型,于是又做第2次胃肠减压并胃管注入肠粘连松解汤100 ml,疼痛未见缓解。2 h后,再次经胃管注入肠粘连松解汤100 ml,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取穴足三里,三阴交电针30 min。至夜间胀满疼痛减轻,肛门排气排便,恶心、呕吐消失。第3天胀满疼痛完全缓解,经胃管注入水及流质饮食,已无腹胀、腹痛,1周后治愈出院。按:本患者因饮食不节,食滞内阻,气机淤滞,升降失司致腹胀、腹痛、呕吐,辨证为气滞型。经用肠粘连松解汤消积行气,泻壅攻实而奏效。

     5 讨论

    腹腔手术中由于机械刺激损伤脏器的浆膜和壁层腹膜,加之一些炎性渗出物,导致术后容易形成腹腔粘连,纤维素性粘连带形成是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而术中对组织损伤的程度,又是发生粘连的重要因素。当粘连带压迫肠管,影响肠管的畅通,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时,就会形成粘连性肠梗阻。多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反复出现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患者极其痛苦。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具体的治疗方案,当腹膜炎体征不明显时,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炎补液、中药从胃管注入和灌肠以及针灸等治疗措施,多能缓解。肠梗阻属于中医学的“关格”、“肠结”、“腹胀”、“腹痛”等范畴,中医认为六腑为传化之腑,泻而不藏,其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滞塞上逆则为病。凡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虫疾内扰,内虚外寒,脾湿积滞,阳明热结,气滞瘀阻,热邪郁闭,饮停肠间,均可引发。气不利则胀满,血不和则疼痛,因而就出现了痛、吐、胀、闭等症。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和“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拟肠粘连松解汤,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其中尤以通里攻下为其要点。方中厚朴宽中下气以消气壅;枳实行气导滞以破气结;莱菔子消食降气,大黄、芒硝通里攻下消积泻热、润燥软坚;桃仁、赤芍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肠绊的血流量,从而加强通里攻下的效果。但是需注意,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以免伤正。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调整药物剂量,当梗阻消除后应注意调理,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尤其要注意扶正和调理脾胃功能。综合疗法虽然是粘连性肠梗阻较理想的治疗措施,使许多患者免于手术和术后复发再手术的痛苦,但对疽结型患者,则无效果,而应积极手术。对气滞、瘀结型,在采用综合疗法的过程中,应该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中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48 h仍不排气排便,腹痛腹胀加重,肠鸣音减弱,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明显腹膜炎体征。治疗过程中腹痛无明显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或腹穿有血性液体,而对于入院时剧烈腹痛不缓解,腹部有固定的压痛性包块,有腹膜炎并肠绞窄及休克表现的患者,则应立即手术。

     参考文献:

    [1] 莫宏模.49例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1994,2(20):105.

    [2] 魏德龙.中西医结合诊治65例粘连性肠梗阻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8(增刊):2021.

    [3] 陈冒惠,殷发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

    [4] 李兆军,孙风华,杜平山.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42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315316.

    [5] 凌锡森,王行宽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6] 许济群.方剂学(五版教材)[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和顺县人民医院,山西 和顺 032700), http://www.100md.com(郝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