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育有关的心理问题
生育,1孕产期心理保健,2产褥期精神障碍,3计划生育有关精神障碍,参考文献
由于我国多年来在医学模式转变上的落后状态,导致大家对心理健康与保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产生许多错误的看法与偏见。另一方面,由于医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与认识,常常贻误病情,甚至不自觉地给病人带来医源性的心理打击。因此,这是当前保健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努力加强和提高。1孕产期心理保健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与西方国家已基本相同。如不及时加以注意可造成家庭破裂、孕产妇自杀或影响对儿童的抚育及早期教育,直接威胁着社会安定和优生优育政策的贯彻。因此,孕产期加强心理保健尤为重要性。
1.1孕产期是妇女心理保健的重点时期女性一生各个阶段内分泌都有重要的变化,尤其是性激素。从青春期性腺发育致性激素增多开始,经过成熟期到性腺衰退则性激素减少,有着多次较大的波动。随之带来心理的变化,一生就有许多次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期,例如月经前期、孕产期、更年期等,因此这些时期做好心理保健预防身心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报道在致畸敏感的早孕期,精神打击可以增加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加。早孕期应该避免精神打击,否则可以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如唇腭裂等。另外,有研究发现β内啡呔、儿茶酚胺、多巴胺等血液浓度的改变与心理障碍存在着相同关系,这都是孕产期容易发生心理障碍的基础,也有人认为可以利用产后测定这些成分的变化来预报心理障碍产生的机会及严重程度。当第一胎出生时,伺弄新生儿的事是样样都要从头学起,因此心理上压力很大容易失去平衡,有时甚至夫妇双方都有心理失衡的现象,因此可见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
1.2产褥期的心理变化 产褥期产妇的心理是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的状态。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变化 与其在妊娠期的心理状态、对分娩经过的承受能力、环境以及社会因素(包括对婴儿的抚养、个人与家庭的经济情况等)有关,此外,与产妇的性格倾向、生活经历、夫妻间以及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产妇的心理变化,不单是产妇的个人问题,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问题。
在产褥期,特别是产后3个月,即使是正常的孕妇,在感情方面仍然是最不稳定的。妊娠中期是心理最稳定的时期,但行为上是消极被动的,而且依赖性增加。至妊娠晚期,因意识到分娩需由自己完成,故依赖性减少并充满对婴儿的期待。临产后以及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痛等的刺激,可再度出现强烈的依赖性,即所谓的暂时性心理退化现象。这种情况随分娩结束而好转,多数产妇感到心情舒畅。然而,内向型性格、保守和固执的产妇,其依赖性、被动性、忧郁和缺乏信心较为明显。其中部分产妇在产后可进一步发展成为产后郁闷、焦虑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7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