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状态;中医药;治疗,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药;治疗,1亚健康状态的来源,2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3亚健康状态的辨证论治,4亚健康状态的非药物疗法,参考文献:
摘 要:通过对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及其机理的分析,论述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状态的认知以及中医理论在亚健康状态治疗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亚健康人群不断扩大,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亚健康状态(Sub\|health)的研究,已经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 亚健康状态的来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Berkman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它本身拥有广泛的内涵,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亚健康在症状上表现的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但从整体看,它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也是密不可分的。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较西医学早得多。古代医家认为医学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其次才是治病。这里所谓的“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所谓“赢劣”,即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是有病。而这些,正是人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黄帝内经》明确地提出“治未病”为先的原则。《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未病之脏腑。伤寒鼻祖张仲景主要学术思想也包括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理论。孙思邈将疾病区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提出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叶天士有“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热论》)。历代医家对未病理论均有论述并用于实践,而这里所讲的“未病”也既是现在所讲的亚健康状态。目前,中医对亚健康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亚健康的中医范畴、成因、辨证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他治疗方法。以下就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其辨治进行探讨。
2 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
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是社会应激源作用于个体引起紧张,紧张的积累造成心身疾病,形成了潜临床的亚健康状态。而社会应激源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对人体不良应激所造成的症状、疾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