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相关问题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套管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能够配合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的费用,使病人的血管得到保护并减轻病人的痛苦。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现将相关问题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相关问题
1.1 皮下血肿 若护士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从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2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嘱咐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1.3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1.4 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热、肿、痛,触诊时静脉如索样硬、滚、滑,无弹性。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
2 护理体会
2.1 正确选择血管及留置针型号 操作时要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一般选择与肢 体纵轴平行长度在2.5 cm以上、弹性良好、无静脉 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并按血管的情况选择型号相适宜的留置针。
2.2 严格穿刺技术 选择血管及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2次,以15°~30°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约2 mm,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持针头退出约2 mm,将套管针软管送入血管内,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取出针芯,软管送入血管内的长度不少于软管长度的一半。
2.3 合理固定 穿刺成功后根据病人留置期间的活动度及合作程度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活动少、合作程度好的一些重症病人用无菌透明敷贴做封闭式固定,再在敷贴处用长条胶布与血管走行垂直方向上加强固定,长条胶布固定位置最好在套管针送入血管内的软管上1/2处;对于活动度大,又不太合作的病人,则应根据病情在一般固定的同时再用物理方法适当制动。
2.4 重视封管方法 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封管方法,堵管率明显下降[2]。对使用套管针的病人要建立护理书面记录,并严格交接班,每次封管前认真准备封管液,正确掌握封管液浓度、量、间隔通管时间等。
2.5 正确输入药物和液体 对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输入液体量较大时宜选择粗大的静脉。从远端输入时速度宜慢,以减少液体对血管壁的刺激和侧压力。输入顺序按先输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再输等渗或刺激性弱的药物,输入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后尽量输入等渗或刺激性弱的药物,封管选择在输完等渗或刺激性弱的药物后封管。
2.6 在留置期间加强宣教工作 留置期间针对病人情况进行宣教,将留置的目的、意义讲清楚,取得病人的理解配合,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等.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物理刺激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护理研究,2003,17(9):502.
2 曹忆妹,陈阿娇,王九花,等.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封管技术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714-715.
作者单位: 213341 江苏溧阳,溧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编辑:田 雨), http://www.100md.com(傅腊香)
1 相关问题
1.1 皮下血肿 若护士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从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2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嘱咐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1.3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1.4 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热、肿、痛,触诊时静脉如索样硬、滚、滑,无弹性。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
2 护理体会
2.1 正确选择血管及留置针型号 操作时要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一般选择与肢 体纵轴平行长度在2.5 cm以上、弹性良好、无静脉 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并按血管的情况选择型号相适宜的留置针。
2.2 严格穿刺技术 选择血管及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2次,以15°~30°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约2 mm,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持针头退出约2 mm,将套管针软管送入血管内,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取出针芯,软管送入血管内的长度不少于软管长度的一半。
2.3 合理固定 穿刺成功后根据病人留置期间的活动度及合作程度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活动少、合作程度好的一些重症病人用无菌透明敷贴做封闭式固定,再在敷贴处用长条胶布与血管走行垂直方向上加强固定,长条胶布固定位置最好在套管针送入血管内的软管上1/2处;对于活动度大,又不太合作的病人,则应根据病情在一般固定的同时再用物理方法适当制动。
2.4 重视封管方法 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封管方法,堵管率明显下降[2]。对使用套管针的病人要建立护理书面记录,并严格交接班,每次封管前认真准备封管液,正确掌握封管液浓度、量、间隔通管时间等。
2.5 正确输入药物和液体 对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输入液体量较大时宜选择粗大的静脉。从远端输入时速度宜慢,以减少液体对血管壁的刺激和侧压力。输入顺序按先输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再输等渗或刺激性弱的药物,输入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后尽量输入等渗或刺激性弱的药物,封管选择在输完等渗或刺激性弱的药物后封管。
2.6 在留置期间加强宣教工作 留置期间针对病人情况进行宣教,将留置的目的、意义讲清楚,取得病人的理解配合,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等.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物理刺激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护理研究,2003,17(9):502.
2 曹忆妹,陈阿娇,王九花,等.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封管技术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714-715.
作者单位: 213341 江苏溧阳,溧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编辑:田 雨), http://www.100md.com(傅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