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儿科常见病》 > 第四章 常见病证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编号:11401813
[口炎及其治疗]
http://www.100md.com 《儿科常见病》
     (一)鹅口疮及治疗

    本病证是口腔、颊粘膜,舌上有白色如乳块样白屑,有流涎,拒食、烦躁等症。

    本病为婴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因为白色乳块样白屑酷似鹅口,故称"鹅口疮",如果治疗不及时白屑可蔓延至咽喉。食道、气管,影响呼吸与吮吸,也可出现危候。

    中医认为本病与心脾积热和虚火上炎有关,多见于体弱及营养不良等慢性病婴儿。

    西医认为本病为口腔粘膜感染白色念珠菌,或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引起菌群失调。

    1.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多因积热、虚火而致,用药宜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多用灯芯、竹

    叶、木通、山桅子、生地、黄柏、丹皮、麦冬。并配合外用药。

    (1)心脾积热:

    主证:白屑见于颊粘膜,或舌面等,其周围红色,可波及口唇、牙龈、软胯。烦躁不安,哭闹,流涎,拒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泻火,解心脾积热。

    方药:清热泻脾饮加减(本方为鹅口疮常用方剂)。

    黄芩 5 克,黄连 3 克,灯芯 2 扎,桅子 6 克,石膏 12 克,生地 8 克,赤茯苓 10 克,甘草 2 克。

    方解:黄连、山栀清心泻火;黄芩、石膏泻脾胃郁热;生地凉血滋阴以制火;赤茯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