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07199
猪年猪苓更走红——来自产区的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04期
     浑身是宝药用多

    猪苓为现代国内外研究的热门中药材,早在我国西汉《神农本草经》中就列为中品,记载主治胲疟,解毒蛊,利水道,久服能轻身耐老,有2100多年药用历史。由于近年发现含有猪苓多糖和水溶葡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良好抗癌作用。近年来开发研制了许多新药,临床用于治疔肺癌、肝癌、胃肠癌及腹痛、小便不利、浮肿、妇女带下白浊、脚气等多种疾病。用途拓宽,用量大增。

    生在地下人不知

    猪苓的生活史包括担孢子、菌丝体、菌核体、子实体4个生长发育阶段。子实体菌柄呈树枝状分叉,顶端为丛生喇叭形的菌伞。俗称“猪苓花”和“千层蘑菇”,满身长满菌管,管壁上着生担子梗,顶上长担孢子。担孢子长椭圆形,萌发后产生菌丝。很多次生菌丝体紧密缠结形成菌核,表皮黑色,俗称黑猪苓、猪苓。菌核多年生,在猪苓一生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吸收和储存养料,遇到高温、低温、干旱等不适宜条件时保持休眠状态,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一个生长期可增长10~20厘米,年复一年地逐渐扩大。野生有时挖到一窝可重达几十公斤,难以分清子孙代数。长在半阴半阳的山坡大树下或通风利水、土层深厚、微酸性或中性(pH5~7)的土壤中。终日生活在地下,只有少数菌核遇到合适环境产生子实体(磨菇)时才露出地面,或者在树旁落叶层露一点菌核苓头,药农称“引子”。见到“引子”在周围可挖到几窝猪苓,难以采集。药农形容“十日采苓九日空,挖地三尺不见影”。自古传为“神秘珍稀药物”,难满足市场需用。
, http://www.100md.com
    猪苓市场仍然靠野生

    猪苓为多孔菌科的大型真菌,必须寄生蜜环菌上吸收营养。蜜环菌菌丝白色,纽结成菌索,其外为棕色菌鞘,顶端为绿白色的假生长锥,在森林里落叶层和土中乱窜,寻找食物。猪苓也是它寄生的对象,当蜜环菌进入猪苓菌核表皮层时,分解其表皮层菌丝细胞获得营养,这时“蜜环菌吃猪苓”。但是,此时猪苓在蜜环菌入侵点内部的几层菌丝细胞质迅速增浓,颜色变深。这层深色菌丝组织有些学者又称它为“防御层”或“溶菌层”,依靠主动渗透等生理功能反过来把蜜环菌菌丝消化分解,源源不绝得到营养。这就是“猪苓吃蜜环菌”。猪苓——蜜环菌——栎、枫等植物三者共同组成生物界的食物链。目前研究栽培猪苓仅限于仿野生栽培阶段,国内外正在深入研究猪苓的生长规律、如何激活菌丝生长及孢子繁殖等微观世界和增产技术,但不够完善成熟,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

    猪年猪苓更走红

, 百拇医药     自上世纪70~80年代国内外研究发现猪苓有良好抗癌作用以来,猪苓用量和出口双增,价格直线上升。1974年收价3元(千克价,下同),全国收购量8吨,1981年提高到8元,1983年提高12元,当时属经济价值高的中药材品种,1千克猪苓可买百斤粮食,因而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全国收购量12.7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反作用也破坏了野生资源,成为跨世纪紧缺商品。以主产区陕西为例,1978年收购量0.91吨,1979年猛增至1.79吨,1981年继增至2.22吨,1983年提价再增至5吨,占全国产量的40%。那五年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山区处处皆见采苓人,挖地三尺,大小拾净,不留种核,从此猪苓的资源枯竭。1985年锐减到0.48吨,全国也降到历史最低的水平,猪苓市场供应更加紧俏。2007年开市售价高升为二、三等60~70元,一等货罕见无价。

    猪苓紧俏主要原因是:(1)分布区窄狭。仅在陕西、四川、甘肃、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10个省有产,而且限于高山桦、枫、栎林下,分布范围比较窄狭;(2)采挖困难。寄生于树根地下,难见踪迹;(3)人工栽种面积少,产量低而不稳;(4)产区采药人减少。山区外出打工人员多,工作一天40~50元,无暇采药。(5)资源锐减。多年只采不种,野生濒危,现已列为三级保护野生植物和药材。(6)市场供应缺口大。行家们预测市场年需由上世纪末7~8吨增加到12~15吨,缺口在50%~60%以上

    综上分析,目前,市场供应紧俏情况短时间内难以改观。, http://www.100md.com(李世全 陕西省汉中市药材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