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实力 筑大舞台——哈药集团发展纪实
2006年1至10月,在整个医药行业遭遇“寒冬”的情况下,哈药集团利润和销售收入指标分别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一位和第三位;在《证券市场周刊》公布的2006最佳成长性上市公司50强名单中,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三精制药、哈药集团分别位居制药类上市公司第一位和第三位。而不久前,哈药集团又证实:其海外上市计划正在拟订中。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哈药集团正登上越来越宽广的舞台。
■品牌营销拉动市场
自2000年选择以广告缔造哈药品牌开始,业内对哈药地毯式轰炸的广告投放就一直争议颇多,但该集团董事长郝伟哲对于品牌营销显然有其自己的看法:“这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方式,而追求有销售力的广告最适合我们的发展历程。”
今天,同样由广告塑造的“三精”已经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获得成功——近年来,“三精”逐渐成为哈药品牌中最耀眼的明星,它不仅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路看涨,也有望成为集团未来发展的重心。
, 百拇医药
而与此同时,凭借“哈药三精”的品牌影响力,“哈药三精”牌司乐平、双黄连口服液、阿莫西林等后起之秀均得到市场的热烈回应。以致曾有人如此评价哈药品牌现象:“一种药开花,一群药畅销。”
在哈药集团,“品种助推品牌,品牌带动品种”的定律一次次被演绎。多品牌产品营销战略的实施,使得集团可以优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以同时满足不同品牌的发展需要,在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有效规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单一品牌的经营风险。
而对于目前的发展,郝伟哲坦陈,在政策调整的阶段,如何利用自身的商业网络促成营销对接,进一步发挥集团工商一体化优势,是集团现阶段亟待考虑的问题。
集团总经理姜林奎表示:“回过头来看,虽然我们的产品已实现在全国的经营布点,但在一级城市市场仍然表现欠佳,这与我们对一级城市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有关。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依然是企业市场营销网络规模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零售市场,在省内、市内的成功拓展会对全国市场起到示范作用。”
, 百拇医药
而在“新农合”和城镇社区卫生建设的利好政策下,哈药似乎更有理由“向内张望”——“工业企业要支持商业发展,商业企业要拉动工业企业经济增长”。姜林奎认为,对于拥有完整生产营销链条的哈药来说,如果工业连自己的商业都利用不好,就很难谈到和全国大型医药连锁的对接。在集团内,工业企业要先学会与商业企业的合作对接,提高把握OTC零售市场的开发能力,这样才能在与全国大型医药连锁的全面合作中掌握主动权。
■研发开拓创新“蓝海”
年初,由世界制造实验室和《全球制造评论》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排行榜揭晓,哈药集团等17家国内大型医药企业榜上有名。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投入近两亿元进行了中药提取分离生产的全流程自控生产线改造,粉针剂生产工艺过程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双黄连粉针剂的质量检测指标就有18项。”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总工程师王英新告诉记者。
, http://www.100md.com
从16年前用双黄连粉针剂在世界中药粉针剂历史上写下第一笔开始,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就一直通过加强研发保持着行业领跑的优势。时至今日,该厂虽已发展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中药粉针剂生产基地。但王英新和他的同事们的自豪不是来自市场占有的数字报表,而是自己的研究成果:“目前在研的粉针品种有6个,原有的粉针品种3个,集中在心脑血管上的三四个品种很可能是将来市场竞争的主力。研究所有6000多平方米,粉针产品都是自己研发的,我们年产8000万支中药粉针剂全流程自动控制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药粉针剂生产项目。在全国的中医药企业中,我们这样的规模不多见。”
事实上,近年来,哈药集团已把研发中心的建立纳入集团整体发展框架中。他们投资1亿多元打造新药研发平台,并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一个中心五个分中心”(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生物工程药品、抗生素、现代中药、新型制剂等五个研究中心的新药研发体系)。通过这六个平台,集中力量对自己有优势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进行深入研发,加快由完全仿制到创新研发的转移。而哈药集团及哈药股份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精制药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 百拇医药
“哈药集团一直都有自己的产品发展战略,只不过很多人对哈药近几年的发展并没有真正了解。”姜林奎解释说,“我们产品结构调整强调‘构思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金字塔形产品结构,以此保持并创造哈药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并没有忘记把利润投入创新。”
据统计,2006年,哈药集团累计到位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科技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创历年之最。截至去年底,哈药集团累计获得各类授权专利45项。2006年全年哈药集团累计获得硫酸头孢匹罗、注射用奥美拉唑等25个新产品生产批文。目前其在研新产品105个,其中6个品种为国家一类新药。新产品研发和生产核心能力的逐步加强,为哈药集团“打造研发型企业”的转身进行着充分准备。
本报记者 王蔚佳, 百拇医药
■品牌营销拉动市场
自2000年选择以广告缔造哈药品牌开始,业内对哈药地毯式轰炸的广告投放就一直争议颇多,但该集团董事长郝伟哲对于品牌营销显然有其自己的看法:“这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方式,而追求有销售力的广告最适合我们的发展历程。”
今天,同样由广告塑造的“三精”已经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获得成功——近年来,“三精”逐渐成为哈药品牌中最耀眼的明星,它不仅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路看涨,也有望成为集团未来发展的重心。
, 百拇医药
而与此同时,凭借“哈药三精”的品牌影响力,“哈药三精”牌司乐平、双黄连口服液、阿莫西林等后起之秀均得到市场的热烈回应。以致曾有人如此评价哈药品牌现象:“一种药开花,一群药畅销。”
在哈药集团,“品种助推品牌,品牌带动品种”的定律一次次被演绎。多品牌产品营销战略的实施,使得集团可以优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以同时满足不同品牌的发展需要,在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有效规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单一品牌的经营风险。
而对于目前的发展,郝伟哲坦陈,在政策调整的阶段,如何利用自身的商业网络促成营销对接,进一步发挥集团工商一体化优势,是集团现阶段亟待考虑的问题。
集团总经理姜林奎表示:“回过头来看,虽然我们的产品已实现在全国的经营布点,但在一级城市市场仍然表现欠佳,这与我们对一级城市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有关。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依然是企业市场营销网络规模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零售市场,在省内、市内的成功拓展会对全国市场起到示范作用。”
, 百拇医药
而在“新农合”和城镇社区卫生建设的利好政策下,哈药似乎更有理由“向内张望”——“工业企业要支持商业发展,商业企业要拉动工业企业经济增长”。姜林奎认为,对于拥有完整生产营销链条的哈药来说,如果工业连自己的商业都利用不好,就很难谈到和全国大型医药连锁的对接。在集团内,工业企业要先学会与商业企业的合作对接,提高把握OTC零售市场的开发能力,这样才能在与全国大型医药连锁的全面合作中掌握主动权。
■研发开拓创新“蓝海”
年初,由世界制造实验室和《全球制造评论》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排行榜揭晓,哈药集团等17家国内大型医药企业榜上有名。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投入近两亿元进行了中药提取分离生产的全流程自控生产线改造,粉针剂生产工艺过程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双黄连粉针剂的质量检测指标就有18项。”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总工程师王英新告诉记者。
, http://www.100md.com
从16年前用双黄连粉针剂在世界中药粉针剂历史上写下第一笔开始,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就一直通过加强研发保持着行业领跑的优势。时至今日,该厂虽已发展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中药粉针剂生产基地。但王英新和他的同事们的自豪不是来自市场占有的数字报表,而是自己的研究成果:“目前在研的粉针品种有6个,原有的粉针品种3个,集中在心脑血管上的三四个品种很可能是将来市场竞争的主力。研究所有6000多平方米,粉针产品都是自己研发的,我们年产8000万支中药粉针剂全流程自动控制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药粉针剂生产项目。在全国的中医药企业中,我们这样的规模不多见。”
事实上,近年来,哈药集团已把研发中心的建立纳入集团整体发展框架中。他们投资1亿多元打造新药研发平台,并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一个中心五个分中心”(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生物工程药品、抗生素、现代中药、新型制剂等五个研究中心的新药研发体系)。通过这六个平台,集中力量对自己有优势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进行深入研发,加快由完全仿制到创新研发的转移。而哈药集团及哈药股份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精制药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 百拇医药
“哈药集团一直都有自己的产品发展战略,只不过很多人对哈药近几年的发展并没有真正了解。”姜林奎解释说,“我们产品结构调整强调‘构思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金字塔形产品结构,以此保持并创造哈药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并没有忘记把利润投入创新。”
据统计,2006年,哈药集团累计到位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科技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创历年之最。截至去年底,哈药集团累计获得各类授权专利45项。2006年全年哈药集团累计获得硫酸头孢匹罗、注射用奥美拉唑等25个新产品生产批文。目前其在研新产品105个,其中6个品种为国家一类新药。新产品研发和生产核心能力的逐步加强,为哈药集团“打造研发型企业”的转身进行着充分准备。
本报记者 王蔚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