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加工炮炙 > 《实用中药炮制学》 > 前六章 各论
编号:11407254
第四节 火制法
http://www.100md.com 《实用中药炮制学》
     火制法是药物直接用火或间接用火加热,加入不同辅料或不加辅料进行不同处理的方法。火制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医疗的要求及制剂的需要以除去药物的毒性,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缓和药物的烈性。火制法是炮制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操作方法不当时,可直接影响药物的医疗效果。因此,我们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火候,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因药物的性质各异,品种繁多,加入辅料的不同,为此,在方法上各有不同。本节着重介绍炒、煨、煅等火制法。

    一、炒

    药物经过修制或加工切制、干燥后的饮片置锅内用火加热,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称为炒。炒在炮制中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医疗的要求,结合药物的性质,对药物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因此,在操作时,加热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故炒药时应着重掌握火候。火候即药物加热所变化的程度,在炒制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饮片的厚薄、坚实、软硬,掌握一定的火候、火力,才能做到“制药贵在适中”的程度。药物经过加热后,使其干燥,易于粉碎,便于制剂,减低毒性,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并能超到矫臭矫味的作用。炒法可分为清炒、固体辅料炒、液体辅料炒等不同的制法。

    (一)清炒

    即药物不加辅料,置锅内以不同的火力并勤加翻动,使药物均匀受热至所需程度。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清炒又可分为:微炒、炒黄、炒爆、炒焦、炒炭等。

    (1)微炒:用微火将药物炒至干燥,但药物无显著变化。微炒和锅焓法类似,以达到矫臭矫味的目的。同时可防止高温破坏消化酶。如微炒麦芽、谷芽、葶苈子、夜明砂。

    (2)炒黄、炒爆:用小火加热,将药物炒至外表颜色微黄,或比原药颜色加深,并透出固有气味,或炒至药物有爆炸声,表皮炸裂。经炒后可达到矫臭矫味,增强健脾和胃的功能,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如牛子、枣仁、苍耳子、蔓荆子、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草决明、望月砂等。

    (3)炒焦:加热程度比炒黄要高,炒至外表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淡黄,并有焦香气味。本法多用于炮制健胃助消化及刺激性等药物。如杏仁、山楂、栀子、苍术、乳香、没药、路路通、刺猬皮等。

    (4)炒炭:药物炒至外表焦黑,里面焦黄,炒后部分炭化,但仍存有原来的气味,其温度比炒焦要高,时间要长。炒时因火力较强,药料易燃,如有火星,喷洒适量的清水灭熄火星,取出置铁盘或瓷盘内,摊冷后收藏。有的药物在炒炭中产生刺激性浓烟,应迅速翻动,使其消散。有的药物质地轻松易于炭化,应以小火炒至微黑色为宜。炒炭的目的,中医多用来收敛止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