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部分偏方存误区 应遵医嘱
民间偏方,顾名思义,就是指民间流传、无医学典籍记载,也未普遍上市出售的土药方。这种药方广为流传,简便易行,省钱省事,对于一些疾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并非所有的偏方都是良方妙药,如果选择使用不当,也很可能造成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近日来,党报热线接到读者来电,称家中病人误信了他人提供的偏方,结果险些酿成悲剧,希望能借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轻信民间的土方和偏方。
那么,流传已久的民间偏方是否真如所述中的那样危险?如何使用才安全得当?就这一市民关心的话题,记者昨日走访了相关专家,为您带来关于民间偏方的权威解析。
讲述 药酒治病 治进了医院
市民马先生昨日打来电话,向记者诉说了他的一段经历:马先生说,他一直以来都患有痛风,几经治疗,花费了不少费用,也没有取得好的疗效。前段时间,听一位朋友说,蚕泡的酒可以治痛风,而且药效明显,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朋友购买了一瓶,“这瓶酒看上去怪怪的,酒瓶里至少一半都是泡了许久的蚕虫,看上去十分恶心,但为了治病,我还是憋着气喝了几杯。”
, http://www.100md.com
谁知,这样的“秘方”并没有起到神奇的功效,反而加重了王先生的病情,当晚便被送进了医院,“喝了这种酒,久病的关节疼痛也复发了,而且比以往更为严重。医生说,痛风根本就不能随便碰药酒,而且这种药酒成分不明,如果含有毒素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马先生告诉记者,自此以后他再也不相信民间偏方了。
释疑 偏方可治病也可“致病”
民间偏方为何时而神效,时而又能危及健康?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陆教授。陆教授认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偏方部分是有效的,但更多的还需要谨慎使用,“民间偏方大都是根据以往经验产生的,其疗效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个人的身上见了效果,并不见得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也会见效果。”陆教授介绍说,以药酒为例,一些药物经酒精长期浸泡,药性会有所变化,再加上成分搭配,操作方法上的不当,很可能导致出现有毒成分,使病情加重。
此外,使用不当也是造成偏方“致病”的原因之一,“比如大蒜,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比如慢性腹泻等病症,食用大蒜的效果并不明显,要是过量食用的话,还可能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
, 百拇医药
提醒 使用偏方也应遵照医嘱
陆教授告诉记者,对于医生来说,即便是一些早已公认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只能用做参考,不轻易应用于临床。“现在,有的市民还抱着大病进医院,小病靠偏方的错误思想,认为能省则省,无碍大局,这往往会贻误治病的时机。”陆教授说,根据相关规定,用作治疗的药物至少得满足安全和有效的要求,而民间偏方没有经过相关试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
当然,对于一些普遍被证实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可以进行使用,但一定要注意明确偏方的名称和成分,留意是否含有有毒成分。此外,由于偏方成分不明确,如遇和其他药物共同使用,需要注意相应的禁忌,一旦遇到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药,“总而言之,民间偏方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陆教授说。
新闻链接
, http://www.100md.com 民间偏方部分误区
1、鱼胆能明目退火。现代医学证明,鱼胆具有生物毒性,其中的氢氰酸、组织胺及鱼胆汁等物质会引起胃肠道、心肌以及脑细胞的损害,而且,鱼胆毒素耐高温,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无论生吞,熟吃或用酒冲服,都容易发生中毒,严重的将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喝醋化鱼刺。食醋是一种弱酸性液体,长时间浸泡鱼刺、蛋壳等物可使其脱钙而软化。可是鱼刺卡在咽喉部,饮用食醋时,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不可能达到软化的目的。反而大量食醋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3、“黄药子”清热解毒。“黄药子”常见于一些游医秘方,声称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但其中含有毒素,如体内累积这种毒素超过15至30克,极有可能造成死亡。, 百拇医药
那么,流传已久的民间偏方是否真如所述中的那样危险?如何使用才安全得当?就这一市民关心的话题,记者昨日走访了相关专家,为您带来关于民间偏方的权威解析。
讲述 药酒治病 治进了医院
市民马先生昨日打来电话,向记者诉说了他的一段经历:马先生说,他一直以来都患有痛风,几经治疗,花费了不少费用,也没有取得好的疗效。前段时间,听一位朋友说,蚕泡的酒可以治痛风,而且药效明显,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朋友购买了一瓶,“这瓶酒看上去怪怪的,酒瓶里至少一半都是泡了许久的蚕虫,看上去十分恶心,但为了治病,我还是憋着气喝了几杯。”
, http://www.100md.com
谁知,这样的“秘方”并没有起到神奇的功效,反而加重了王先生的病情,当晚便被送进了医院,“喝了这种酒,久病的关节疼痛也复发了,而且比以往更为严重。医生说,痛风根本就不能随便碰药酒,而且这种药酒成分不明,如果含有毒素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马先生告诉记者,自此以后他再也不相信民间偏方了。
释疑 偏方可治病也可“致病”
民间偏方为何时而神效,时而又能危及健康?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陆教授。陆教授认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偏方部分是有效的,但更多的还需要谨慎使用,“民间偏方大都是根据以往经验产生的,其疗效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个人的身上见了效果,并不见得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也会见效果。”陆教授介绍说,以药酒为例,一些药物经酒精长期浸泡,药性会有所变化,再加上成分搭配,操作方法上的不当,很可能导致出现有毒成分,使病情加重。
此外,使用不当也是造成偏方“致病”的原因之一,“比如大蒜,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比如慢性腹泻等病症,食用大蒜的效果并不明显,要是过量食用的话,还可能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
, 百拇医药
提醒 使用偏方也应遵照医嘱
陆教授告诉记者,对于医生来说,即便是一些早已公认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只能用做参考,不轻易应用于临床。“现在,有的市民还抱着大病进医院,小病靠偏方的错误思想,认为能省则省,无碍大局,这往往会贻误治病的时机。”陆教授说,根据相关规定,用作治疗的药物至少得满足安全和有效的要求,而民间偏方没有经过相关试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
当然,对于一些普遍被证实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可以进行使用,但一定要注意明确偏方的名称和成分,留意是否含有有毒成分。此外,由于偏方成分不明确,如遇和其他药物共同使用,需要注意相应的禁忌,一旦遇到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药,“总而言之,民间偏方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陆教授说。
新闻链接
, http://www.100md.com 民间偏方部分误区
1、鱼胆能明目退火。现代医学证明,鱼胆具有生物毒性,其中的氢氰酸、组织胺及鱼胆汁等物质会引起胃肠道、心肌以及脑细胞的损害,而且,鱼胆毒素耐高温,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无论生吞,熟吃或用酒冲服,都容易发生中毒,严重的将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喝醋化鱼刺。食醋是一种弱酸性液体,长时间浸泡鱼刺、蛋壳等物可使其脱钙而软化。可是鱼刺卡在咽喉部,饮用食醋时,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不可能达到软化的目的。反而大量食醋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3、“黄药子”清热解毒。“黄药子”常见于一些游医秘方,声称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但其中含有毒素,如体内累积这种毒素超过15至30克,极有可能造成死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