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腹腔镜外科杂志》 > 1998年第1期
编号:11410467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微侵袭治疗
http://www.100md.com 《腹腔镜外科杂志》 1998年第1期
腹腔间室综合征;微侵袭外科;综述文献,,腹腔间室综合征;微侵袭外科;综述文献,【关键词】腹腔间室综合征;微侵袭外科;综述文献,1历史,2病理,3ACS的类型[10],4病因,5临床表现与诊断,6处理,7微侵袭,参考文献:
     【摘要】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可导致心血管、肺、肾、内脏、胃肠道、腹壁/伤口和颅内生理紊乱和器官功能不全。腹腔开放减压是处理ACS的主要手段,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微侵袭减压的可能性,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取得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 腹腔间室综合征;微侵袭外科;综述文献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国内译作腹腔筋膜室综合征、腹腔室隔综合征、腹腔间隙综合征等。其定义: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急性和快速升高造成的心血管、肺、肾、内脏、胃肠道、腹壁/伤口和颅内生理紊乱[1]。正常IAP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在自主呼吸的动物IAP为0或略低于大气压。在机械通气的患者,IAP可呈现正压,接近呼气末压力。腹部手术后,IAP可达3~15mm Hg[2]。当IAH≥15mm Hg,便可出现生理学紊乱。ACS的诊断标准为:IAP>20mm Hg,本文就ACS的微侵袭治疗作一综述。

    1 历史

    早在1863年,Marey和Burt描述了IAP升高对呼吸的影响。1876年Wendt报道了与IAP升高有关的肾功能不全。1911年,Emerson注意到与增高的腹内压力有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直到20世纪80年代,Korn及其同事首次使用了ACS的术语[3]。

    2 病理

    生理ACS系腹腔内容物急剧扩张超过腹腔容量所致。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ACS对机体的不利之处源于器械因素及其对腹腔、腹膜后和胸腔脏器的继发影响。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IAP增高,特别是>20 mm Hg时,可出现心排出量减少,这是由于前负荷降低和后负荷增高所致。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压力的显著增高导致内脏和下肢血管床淤积,从而造成前负荷降低。另外,在肝上、膈下水平,下腔静脉的功能性狭窄导致静脉回流减少[2]。由于膈肌上抬和胸内压升高,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室灌注受损。同时,由于毛细血管床机械性受压所致的全身血管阻力升高,导致后负荷增加,临床检查可发现中心静脉压和肺静脉压升高[4,5]。

    2.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呼吸衰竭常见于ACS,表现为高通气压、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膈肌被动升高将高IAP传导至胸腔,静态和动态肺顺应性降低,吸气峰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IAP增高同时减少全肺容量、功能性残腔和残气量。这些因素造成通气灌注异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