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06年第16期
编号:11416405
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损伤及防护
http://www.100md.com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6期
产房助产,1助产人员职业性损伤潜在危险因素物因素,2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参考文献
     产房助产人员在给待产妇及产妇行诊疗及检查和接产缝合过程中随时都有机会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如果工作人员本身皮肤粘膜有破损,或是由于疏忽大意不慎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造成职业损伤,则会导致意外感染的可能大大增加。产房环境相对封闭,实施检查次数频繁,接产过程防护意外和失败时有发生(如羊水过多泼射到助产人员的头、脸、眼睛、颈部或浸湿衣物等)。助产人员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1-2]。主要是针头刺伤、粘膜暴露和防护意外,最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性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念珠菌感染及呼吸道疾病等。助产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及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人员发生上述疾病的危险和几率显著增大。因此,首先要充分认识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然后强化防护意识,并在工作中积极有效的实施,则可使同行姐妹们受益匪浅,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1 助产人员职业性损伤潜在危险因素物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因素和病毒性因素[2]。孕产妇在孕期和生产期间,分泌代谢旺盛,微生物极易在体表生长和繁殖,机体也因生理和病理因素大多超负荷运转而致抵抗力相对下降,易患上感等呼吸道类疾病和合并其他疾病,加上体内激素作用,易患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再加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个人经历和背景各异,孕产妇本身原患各类性传播疾病未能及时检查治疗处理或是经由丈夫方缺乏家庭道德责任感不幸染病传播而成为受害者的也大有人在。且产房的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易通过口鼻腔粘膜而感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3]。2003年暴发的SARS,一线工作人员的感染率就明显高于非一线工作人员[4-5]。另外由于实施的检查次数多而复杂(如阴检、肛检、浅静脉置管、人工破胎膜或是自然破膜、导尿留置尿管和各种注射治疗等),助产人员需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和阴道分泌物,特别是在处理急产时,有时甚至未来得及洗手和戴手套、口罩、胶围裙和手术衣,或是在胎头娩出外旋复位时常会被羊水喷射而污染皮肤、粘膜及衣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