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免疫治疗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展望
肾癌;免疫治疗,,肾癌;免疫治疗,1历史回顾,2研究现状,3问题与展望,参考文献:
关键词:肾癌;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始于19世纪末,至今经历了约120年,前100年有一些制剂用于晚期肿瘤的治疗,但并未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 BRMs)的概念,开创了现代肿瘤生物治疗。经2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干扰素(interferon, IFN)或白介素2(interleukin2, IL2)已成为治疗晚期肾癌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有效率低,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细胞因子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未见延长[1],尚未找到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本世纪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受体类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明显的疗效,我们即将迎来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时代。
1 历史回顾
19世纪末,美国Coley医生利用诱导人工感染治疗晚期癌症,但由于许多患者死于感染,而改用灭活的化脓性链球菌及灵杆菌滤液(Coley毒素),在以后的40多年中治疗了包括肾癌在内的1200多例各种不同的癌症患者,至少有30人存活了30年以上[2]。现在已清楚Coley毒素的有效成分为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它激发了患者的抗肿瘤非特异免疫反应。由于这种制剂不稳定,Coley医生的结果难以再现,这种治疗方法渐渐被人们所遗忘。20世纪50-70年代相继将短小棒杆菌、卡介苗、转移因子和免疫核糖核酸等用于肿瘤的治疗,只有卡介苗用于治疗膀胱尿路上皮原位癌及手术后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收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沿用至今。而在肾癌治疗方面,上述各种治疗方法由于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尚不能明确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水平的客观疗效。
2 研究现状
2.1 细胞因子 自从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大规模使用后,细胞因子是应用最广泛、疗效最明确的一类BRMs。
2.1.1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现代免疫治疗早期用于肿瘤治疗的细胞因子之一。TNF局部应用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有效率可高达63%,而在全身应用治疗肿瘤的临床Ⅰ/Ⅱ期试验中几乎未见客观疗效反应,且毒性反应重。目前TNF以局部应用为主。
2.1.2 IFN IFN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重组基因细胞因子,因连接的受体不同分为2型,IFNα、IFNβ、IFNτ、IFNω为Ⅰ型,IFNγ为Ⅱ型。一般文献中将IFNα的用量分为低剂量(≤3MIU/d)、中等剂量(5-10MIU/d)和高剂量(≥10MIU/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