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肾脏 > 肾癌
编号:11417807
肾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
肾癌;诊断;手术,,肾癌;诊断;手术,1肾癌的诊断进展,2肾癌手术治疗的进展,参考文献:
     关键词:肾癌;诊断;手术

    肾癌(RCC)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2%-3%,占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5%-90%,20%初诊时已有转移,30%术后发生转移,是泌尿系统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肾癌的术前诊断和临床分期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治疗选择取决于肿瘤分期和患者状况。近10年来影像技术的进步,特别是B超的广泛普及和CT的升级换代,极大促进了肾癌诊疗水平的提高。

     1 肾癌的诊断进展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肾癌的诊断方法及观念已在悄然变化:①B超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地诊断出毫无症状的偶发癌和不足3cm的小肾癌;②B超作为肾癌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作为肾癌临床诊断、分期的最佳影像学检查已获公认;③静脉尿路造影(IVU) 已经不再作为肾肿瘤必行的影像检查,因其诊断价值小,同时CT增强扫描亦可替代其满意评价对侧肾功能;④肾动脉造影作为有创性检查,已被其他损伤更小、诊断率更高的肾声学造影、螺旋CT、MRI及三维影像重建等无创影像技术所取代;⑤对于影像检查难以诊断的小肾肿瘤不再推荐术前穿刺活检,而是推荐定期影像检查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⑥腹部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MRI扫描检查可准确了解下腔静脉瘤栓的状况;⑦发射断层扫描(PET)或PETCT可发现远处转移病灶或评定化疗、放疗的疗效;⑧核素肾图可以评价患侧及对侧的肾功能,核素骨扫描可发现骨转移。肾癌诊断中最大难题是小肾肿瘤的鉴别。小肾肿瘤中肾癌约占68%-87% ,还有嗜酸细胞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平滑肌瘤、纤维瘤及淋巴瘤等。应用现代影像技术已能分清绝大多数的小肾肿瘤,但有时需要多种影像学检查交互印证。

    1.1 B 超检查 随着灰阶图像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B 超检查时肾癌病灶一般多呈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而小肾癌病灶常表现为强回声,内部组织回声均匀。病灶内存在小液性回声(坏死灶)有利于小肾癌诊断;小肾癌的低回声边界(假包膜或囊性病变所致)有助于与AML鉴别。超声血管造影能增强血流显示,弥补常规彩超对肿瘤内的低速血流或部位较深、较小肿瘤血流显示不充分的缺点,使少血供或无血供的肿瘤明显强化,有助于小肾肿瘤的鉴别诊断。Tammela[1]报道B超对肾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5%,分期准确率为70%-7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瘤栓的准确率为93%,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98%。B 超检查的缺点:多发瘤灶者易漏诊;肾占位性病变及肾癌病理组织学亚型的定性困难。

    1.2 CT检查 目前CT扫描是检出和定性诊断小肾癌的最佳方法[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4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