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冠心病;介入;体会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性小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从2000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共收治114例。通过针对不同的穿刺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4例,年龄29岁~76岁。经股动脉穿刺,共68例,男5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5岁。经桡动脉穿刺,共46例,男37例,女9例,平均年龄56.9岁。术前均有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其中有心梗史者37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手术操作技术,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疗效、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医生、护士及监护系统。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24 h平卧位,术侧肢体伸直制动,禁止抬头,避免咳嗽。经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只需右手腕部制动4 h~6 h,即可下床活动。因此,术前心理负担较轻,情绪较稳定。
2.1.2 咳嗽指导及床上排尿训练:术中咳嗽可以促进造影剂从冠状动脉排出。因此术前应指导患者练习平卧位有效咳嗽,防止术中并发症。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24 h平卧位,术侧肢体伸直制动,受体位限制,需平卧位排尿,因此,术前应训练床上平卧位排尿。而经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则无需进行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
2.1.3 术前常规准备:检查:血常规,血凝系列,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药物试验:碘过敏试验,抗生素皮试。术前禁食4 h。备皮: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区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包括会阴部。而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区备皮范围为右手腕部。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6 h拨除动脉鞘管,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5 min~30 min, 采用绷带“8”字法 加压包扎,1.5 kg沙袋持续压迫6 h,穿刺侧肢体平伸12 h~24 h,避免弯曲,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及肢体血运情况[1]。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6 h拔除鞘管,鞘管留置时间长,易发生局部出血;拔鞘管后将股动脉穿刺口压迫在股骨上,位置不易掌握,不易压迫止血,容易发生出血及皮下血肿;术后平卧位时间长,容易引起静脉血栓;穿刺时容易引起腹膜后血肿,动静脉瘘。本组穿刺口出血2例,经再次按压30 min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 h无再出血。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即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右手腕部制动4 h~6 h,密切观察右手皮肤颜色、温度,手指活动度[2]。根据情况逐渐减压包扎,12 h完全解除绷带。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即拔除鞘管,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压迫止血,不易发生出血及皮下血肿;术后无体位限制,不容易引起静脉血栓。
2.2.2 加强监测: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 h,监测心律、心率及ST段、T波的变化,术后每30 min测1次血压,4 h后改为每2 h测1次血压。
2.2.3 尿潴留的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6 h~8 h内饮水1 000mL~2 000 mL,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股动脉穿刺患者,容易发生尿潴留,若出现尿潴留,及时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本组出现尿潴留8例,给予诱导排尿2例,导尿6例。而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不易发生尿潴留。
2.2.4 药物治疗的护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 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脐周皮下注射2 次/d,共5 d,注射后局部按压3 min。连续口服波立维75 mg/d,3个~6个月;阿斯匹林100 mg/d,术后遵医嘱长期服用。
2.2.5 健康指导:术后24 h内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保持良好的心态。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出院后根据病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戒烟酒,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
3 小结
通过对114例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相比较,股动脉穿刺,患者心理负担重,术后受体位限制,易发生尿潴留等不适,操作繁琐,并发症多。而桡动脉穿刺患者心理压力小,并发症少,术后体位舒适,患者更容易接受操作方便,便于手术和护理,实用性强,值得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桂平.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02,20(4):326~327.
[2] 徐 凤,沈小兰,滕成梅,等.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5,11(4):384.
作者单位 晋城市人民医院(048000), 百拇医药(李学平 弓俊梅)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性小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从2000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共收治114例。通过针对不同的穿刺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4例,年龄29岁~76岁。经股动脉穿刺,共68例,男5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5岁。经桡动脉穿刺,共46例,男37例,女9例,平均年龄56.9岁。术前均有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其中有心梗史者37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手术操作技术,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疗效、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医生、护士及监护系统。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24 h平卧位,术侧肢体伸直制动,禁止抬头,避免咳嗽。经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只需右手腕部制动4 h~6 h,即可下床活动。因此,术前心理负担较轻,情绪较稳定。
2.1.2 咳嗽指导及床上排尿训练:术中咳嗽可以促进造影剂从冠状动脉排出。因此术前应指导患者练习平卧位有效咳嗽,防止术中并发症。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24 h平卧位,术侧肢体伸直制动,受体位限制,需平卧位排尿,因此,术前应训练床上平卧位排尿。而经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则无需进行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
2.1.3 术前常规准备:检查:血常规,血凝系列,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药物试验:碘过敏试验,抗生素皮试。术前禁食4 h。备皮: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区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包括会阴部。而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区备皮范围为右手腕部。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6 h拨除动脉鞘管,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5 min~30 min, 采用绷带“8”字法 加压包扎,1.5 kg沙袋持续压迫6 h,穿刺侧肢体平伸12 h~24 h,避免弯曲,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及肢体血运情况[1]。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6 h拔除鞘管,鞘管留置时间长,易发生局部出血;拔鞘管后将股动脉穿刺口压迫在股骨上,位置不易掌握,不易压迫止血,容易发生出血及皮下血肿;术后平卧位时间长,容易引起静脉血栓;穿刺时容易引起腹膜后血肿,动静脉瘘。本组穿刺口出血2例,经再次按压30 min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 h无再出血。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即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右手腕部制动4 h~6 h,密切观察右手皮肤颜色、温度,手指活动度[2]。根据情况逐渐减压包扎,12 h完全解除绷带。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即拔除鞘管,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压迫止血,不易发生出血及皮下血肿;术后无体位限制,不容易引起静脉血栓。
2.2.2 加强监测: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 h,监测心律、心率及ST段、T波的变化,术后每30 min测1次血压,4 h后改为每2 h测1次血压。
2.2.3 尿潴留的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6 h~8 h内饮水1 000mL~2 000 mL,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股动脉穿刺患者,容易发生尿潴留,若出现尿潴留,及时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本组出现尿潴留8例,给予诱导排尿2例,导尿6例。而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不易发生尿潴留。
2.2.4 药物治疗的护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 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脐周皮下注射2 次/d,共5 d,注射后局部按压3 min。连续口服波立维75 mg/d,3个~6个月;阿斯匹林100 mg/d,术后遵医嘱长期服用。
2.2.5 健康指导:术后24 h内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保持良好的心态。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出院后根据病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戒烟酒,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
3 小结
通过对114例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相比较,股动脉穿刺,患者心理负担重,术后受体位限制,易发生尿潴留等不适,操作繁琐,并发症多。而桡动脉穿刺患者心理压力小,并发症少,术后体位舒适,患者更容易接受操作方便,便于手术和护理,实用性强,值得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桂平.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02,20(4):326~327.
[2] 徐 凤,沈小兰,滕成梅,等.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5,11(4):384.
作者单位 晋城市人民医院(048000), 百拇医药(李学平 弓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