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胆囊炎先兆
http://www.100md.com
《中医疾病预测学》
(一)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先兆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是发病率较高的疾患,也是急腹症的主要病症之一。急性胆囊炎大多并发有胆石症,但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主要是细菌感染及蛔虫钻入,并多见于妇女及儿童。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囊颈管梗阻(蛔虫或胆石)、胆汁郁积引起细菌感染所致,因此急性胆囊炎之前,多有慢性胆囊炎及胆绞痛的频发史。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属"胁痛"、"黄疸"、"胆胀"、"肝胀",与肝胆的关系最大。如《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亦曰:"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其先兆潜证与慢性胆囊炎相同,主要为肝气郁结先兆潜证及肝胆湿热先兆潜证。肥胖型女性发病率较高,与遗传、家族史有关。
发病前先兆
急性胆囊炎发病前,大多有脾胃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腹胀等症,但无特异性意义。饱餐及进肥甘油腻饮食后右胁不适,或右肩胛部隐痛,为慢性胆囊疾患及胆石症的信号,如发现上述预兆,应进一步作超声波检查,可以很快确诊。
在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频发的情况下,应警惕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可能。如见低热,右上腹痛,厌油,往往是胆囊炎的前奏。当出现胆区疼痛逐渐加剧,寒战,高热,甚至黄疸,则已为急性胆囊炎的典型征兆,应按急腹症处理。急性胆囊炎及胆绞痛先兆详见本书第八十五章第六节,急性胁痛先兆。
(二)慢性胆囊炎先兆
慢性胆囊炎属"胁痛"、"黄疸"范畴,主要病机为木不疏土。常由于肝郁不疏、胆汁不降,导致脾土壅滞,脾运失司。如《血证论》说:"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卷一·脏腑病机论)。胆寄附于肝,肝升胆降,如肝郁失于疏泄,胆汁不降,则易壅遏成患,所谓胆壅木郁证即是。故慢性胆囊炎的先兆潜证,与肝胆不调及肝脾失调的关系最大。1.肝郁气滞先兆潜证 此型潜证主要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胆气不行、胆汁内壅。症见精神忧郁寡欢,右胁常有饱闷感,并于食油腻后加重,脉弦滑、苔腻。报标信号为右胁饭后饱闷感。
阻截治则 疏肝顺气,方用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茯苓、白术、生姜、甘草,或柴胡舒肝散:柴胡、香附、枳壳、川芎、白芍、陈皮、甘草。待出现右胁隐痛,厌油,甚至发黄时,则已为胆囊炎征兆,又须疏肝利胆以治。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酌加茵陈、郁金、香附、鸡内金、金钱草、龙胆草等。
2.肝胆湿热先兆潜证 该型由于嗜好肥甘、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致湿热蕴结肝胆、胆失疏泄之故。日久渐见胸闷纳呆,脘痞胁胀,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苔腻脉濡等症。报标信号为呕恶胁痛。
阻截治则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方用清胆汤:柴胡、黄芩、茯苓、法半夏、枳实、郁金、竹茹、蒲公英、虎杖。偏于湿浊、呕恶较重的则用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菖蒲、木通、贝母、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如寒战、发热、胁痛、胆囊区疼痛加剧,并出现右肩背放射性疼痛,甚至胆汁不循常道,泛溢肌肤发黄,则为胆囊,胆管炎急性发作的征兆。又当用大柴胡汤:柴胡、大黄、枳实、黄芩、半夏、白芍、生姜、大枣。肝火偏重的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酌加大黄、茵陈蒿等,并配合现代医学方法作急症处理。如并发胆道蛔虫及胆石症,则参见本书第八十五章,急腹症先兆。
注:
〔1〕刘完素:《伤寒六书·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中风论第一。
〔2〕《医案医话荟要》,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123页。
〔3〕焦树德:《从病例谈辨证论治》,43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
〔4〕《老中医医案选》张金衡医案,143页,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1版。
〔5〕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人(1986年6月11日调查)。
〔6〕同上。
〔7〕同上。
〔8〕同上。
〔9〕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人(1986年6月2日调查)。
〔10〕同上。
〔11〕同上。
〔12〕同上。
〔13〕同上。
〔14〕同上。
〔15〕同上。
〔16〕同上。
〔17〕同〔9〕。
〔18〕同〔5〕。
〔19〕同〔9〕。
〔20〕同〔5〕。
〔21〕同〔5〕。
〔22〕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人(1986年6月7日调查)。
〔23〕同〔5〕。
〔24〕同〔5〕。
〔26〕同〔20〕。
〔27〕同〔5〕。
〔28〕同〔5〕。
〔29〕同〔9〕。
〔30〕同〔5〕。
〔31〕同〔5〕。
〔32〕同〔5〕。
〔33〕同〔22〕。
〔34〕同〔22〕。
〔35〕《饮食疗法及其管理》:文树根等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131~132页。, 百拇医药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是发病率较高的疾患,也是急腹症的主要病症之一。急性胆囊炎大多并发有胆石症,但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主要是细菌感染及蛔虫钻入,并多见于妇女及儿童。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囊颈管梗阻(蛔虫或胆石)、胆汁郁积引起细菌感染所致,因此急性胆囊炎之前,多有慢性胆囊炎及胆绞痛的频发史。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属"胁痛"、"黄疸"、"胆胀"、"肝胀",与肝胆的关系最大。如《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亦曰:"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其先兆潜证与慢性胆囊炎相同,主要为肝气郁结先兆潜证及肝胆湿热先兆潜证。肥胖型女性发病率较高,与遗传、家族史有关。
发病前先兆
急性胆囊炎发病前,大多有脾胃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腹胀等症,但无特异性意义。饱餐及进肥甘油腻饮食后右胁不适,或右肩胛部隐痛,为慢性胆囊疾患及胆石症的信号,如发现上述预兆,应进一步作超声波检查,可以很快确诊。
在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频发的情况下,应警惕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可能。如见低热,右上腹痛,厌油,往往是胆囊炎的前奏。当出现胆区疼痛逐渐加剧,寒战,高热,甚至黄疸,则已为急性胆囊炎的典型征兆,应按急腹症处理。急性胆囊炎及胆绞痛先兆详见本书第八十五章第六节,急性胁痛先兆。
(二)慢性胆囊炎先兆
慢性胆囊炎属"胁痛"、"黄疸"范畴,主要病机为木不疏土。常由于肝郁不疏、胆汁不降,导致脾土壅滞,脾运失司。如《血证论》说:"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卷一·脏腑病机论)。胆寄附于肝,肝升胆降,如肝郁失于疏泄,胆汁不降,则易壅遏成患,所谓胆壅木郁证即是。故慢性胆囊炎的先兆潜证,与肝胆不调及肝脾失调的关系最大。1.肝郁气滞先兆潜证 此型潜证主要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胆气不行、胆汁内壅。症见精神忧郁寡欢,右胁常有饱闷感,并于食油腻后加重,脉弦滑、苔腻。报标信号为右胁饭后饱闷感。
阻截治则 疏肝顺气,方用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茯苓、白术、生姜、甘草,或柴胡舒肝散:柴胡、香附、枳壳、川芎、白芍、陈皮、甘草。待出现右胁隐痛,厌油,甚至发黄时,则已为胆囊炎征兆,又须疏肝利胆以治。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酌加茵陈、郁金、香附、鸡内金、金钱草、龙胆草等。
2.肝胆湿热先兆潜证 该型由于嗜好肥甘、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致湿热蕴结肝胆、胆失疏泄之故。日久渐见胸闷纳呆,脘痞胁胀,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苔腻脉濡等症。报标信号为呕恶胁痛。
阻截治则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方用清胆汤:柴胡、黄芩、茯苓、法半夏、枳实、郁金、竹茹、蒲公英、虎杖。偏于湿浊、呕恶较重的则用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菖蒲、木通、贝母、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如寒战、发热、胁痛、胆囊区疼痛加剧,并出现右肩背放射性疼痛,甚至胆汁不循常道,泛溢肌肤发黄,则为胆囊,胆管炎急性发作的征兆。又当用大柴胡汤:柴胡、大黄、枳实、黄芩、半夏、白芍、生姜、大枣。肝火偏重的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酌加大黄、茵陈蒿等,并配合现代医学方法作急症处理。如并发胆道蛔虫及胆石症,则参见本书第八十五章,急腹症先兆。
注:
〔1〕刘完素:《伤寒六书·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中风论第一。
〔2〕《医案医话荟要》,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123页。
〔3〕焦树德:《从病例谈辨证论治》,43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
〔4〕《老中医医案选》张金衡医案,143页,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1版。
〔5〕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人(1986年6月11日调查)。
〔6〕同上。
〔7〕同上。
〔8〕同上。
〔9〕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人(1986年6月2日调查)。
〔10〕同上。
〔11〕同上。
〔12〕同上。
〔13〕同上。
〔14〕同上。
〔15〕同上。
〔16〕同上。
〔17〕同〔9〕。
〔18〕同〔5〕。
〔19〕同〔9〕。
〔20〕同〔5〕。
〔21〕同〔5〕。
〔22〕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人(1986年6月7日调查)。
〔23〕同〔5〕。
〔24〕同〔5〕。
〔26〕同〔20〕。
〔27〕同〔5〕。
〔28〕同〔5〕。
〔29〕同〔9〕。
〔30〕同〔5〕。
〔31〕同〔5〕。
〔32〕同〔5〕。
〔33〕同〔22〕。
〔34〕同〔22〕。
〔35〕《饮食疗法及其管理》:文树根等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131~132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