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疾病预测学》 > 第六十二章 脾系病先兆
编号:11419959
第四节 狐惑病(白塞氏病)先兆
http://www.100md.com 《中医疾病预测学》
     狐惑病,主要指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病,由于该病为口眼肛同病,口肛为脾所主,眼为肝所系,故先兆症多以潜证先露于肝脾……

    一、概述

    狐惑病是一种与肝脾肾湿热内蕴有关的口、眼、肛(或外阴)溃烂,并有神志反应的综合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白塞氏病。

    狐惑病首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本病在古代即已引起注意,近代由于发病率逐渐增高,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日本将该病列为"难病",并推崇张仲景的甘草泻心汤主治,据报道疗效甚佳,并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见笔者译文《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药分册》1986.3期,难治疗病的东洋医学治疗)。

    二、狐惑病先兆的临床意义

    狐惑病以肝脾湿热为主要病机,其先兆证多呈肝郁脾胃湿热证型,即见心绪不舒,多疑善妒,口臭泛恶,舌红苔黄腻,便干,溲短腥臭等症,并多有七情损伤史。

    阻截治则 舒郁清热利湿,方用丹栀逍遥散:丹皮、栀子、柴胡、薄荷、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生姜、甘草可以逐渐改变郁热内蕴,避免发展。如见可疑的疮常为本病欲作信号,服龙胆泻肝汤可以防患于未然。发展下去,见默默欲眠,或卧起不安,神情时恍,逐渐出现口腔、外阴甚至眼见溃烂则为狐惑病征兆,治用甘草泻心汤:炙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人参、大枣,如肝火偏重者,如见烦躁、易怒、头晕、耳鸣、便秘、溺短者,则予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甘草。

    凶兆 如失治,进一步恶化"三四日,目赤如鸠眼","若七八日,目内眦黑"则为热毒久郁,作瘀脓成的征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