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http://www.100md.com
《中医疾病预测学》
癌是人类最凶恶的疾病,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被控制,癌已跃居于人类死亡疾病的前三名(中风、冠心病和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十万人中大约有150人患癌,对40岁以上的人威胁极大,但儿童、青年亦并非没有癌症,胚胎性恶性肿瘤、肉瘤、急性白血病、脑瘤、神经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则主要侵害青少年。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九大癌症为: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肺癌、肠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其中最凶险的癌要算肝癌,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不超过6月~3年。癌属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癌及肉瘤,其中癌占恶性肿瘤的80%以上,主要来源于人体的上皮组织,而肉瘤则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肌肉、脂肪、骨骼、纤维组织,以及造血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等,占10%,或者说,发生于内、外胚层组织的叫癌,形成于中胚层组织的称为肉瘤。其中男性常发生的癌为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白血病,女性为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肠癌。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远在殷周时代就已开始注意,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对肿瘤有着较多的记载。如《灵枢经》有筋溜、昔溜、肠溜、骨疽、肉疽、肠覃、石瘕、膈食,又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 百拇医药
"此外,《难经》有"积聚"、《中藏经》有"痈疽疮肿",《诸病源候论》有"癥瘕、积聚、瘿瘤、缓疽、食噎、反胃"之分。另外,还提出石痈,如曰:"子痈者……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如石,故谓之石痈也"。《千金方》、《外台秘要》,除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有论述外,尤其对许多肿瘤提出了治疗方药,至今仍十分有效。如《千金要方·二十四卷·七节》提出治瘿瘤方:海藻、干姜、昆布、桂心、羊靨。又如《外台秘要》曰:"又疗石痈,坚如石,不作脓方,以生商陆根烂捣敷之,燥则易,又治脑漏及诸痈疖"。其他,《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启玄》对肿瘤都有着进一步的论述,如《外科启玄·论癌发》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有所阐发,《外科正宗》对茧唇(唇癌)的描述,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对"翻花瘤症"的提及,尤其是《妇人大全良方》对妇科肿瘤的论述等,都说明肿瘤在中医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本章将具体引用于肿瘤各节。
祖国医学癌与巖通,《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此证由热毒积于膀胱所致,生于神道、灵台二六间,色紫黑不破,里面先自黑烂,初起不作寒热,亦不疼痛,治宜内托外散,若二十岁以外之人,由房劳积热而成者,不治。"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首将"嵒"作为恶性肿瘤病名,并进行了论述,如曰:"癌疾初发,却无头绪,……紫赤微肿,渐不疼痛……只是不破"。然宋、元时期癌仍多用岩,如乳岩而不用乳癌。迄明代,癌始被正式纳入恶性肿瘤的记述,如《外科启玄·论癌发》曰:"初起时不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必死"。以上说明,祖国医学无论对癌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药方面,都有着精湛的论述,对探索癌先兆提供了一定基础。由于癌不是一个单纯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因此癌的早期先兆是有反应基础的。然而所不幸的是癌症状难以早期发现,早期临床症状多数已为中、晚期病理演变了,因此必须尽力探索超早期先兆,这样才能阻截癌症于早期病理阶段,而且任何一种癌肿都有沿淋巴、血循转移的毒性,其中尤以恶性黑色素瘤播散最速、最多和最远。因此为了防止癌毒的危害和转移,力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必要探索癌的早期和超早期先兆,其意义比任何一个疾病皆更为重要。, 百拇医药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九大癌症为: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肺癌、肠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其中最凶险的癌要算肝癌,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不超过6月~3年。癌属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癌及肉瘤,其中癌占恶性肿瘤的80%以上,主要来源于人体的上皮组织,而肉瘤则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肌肉、脂肪、骨骼、纤维组织,以及造血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等,占10%,或者说,发生于内、外胚层组织的叫癌,形成于中胚层组织的称为肉瘤。其中男性常发生的癌为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白血病,女性为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肠癌。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远在殷周时代就已开始注意,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对肿瘤有着较多的记载。如《灵枢经》有筋溜、昔溜、肠溜、骨疽、肉疽、肠覃、石瘕、膈食,又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 百拇医药
"此外,《难经》有"积聚"、《中藏经》有"痈疽疮肿",《诸病源候论》有"癥瘕、积聚、瘿瘤、缓疽、食噎、反胃"之分。另外,还提出石痈,如曰:"子痈者……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如石,故谓之石痈也"。《千金方》、《外台秘要》,除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有论述外,尤其对许多肿瘤提出了治疗方药,至今仍十分有效。如《千金要方·二十四卷·七节》提出治瘿瘤方:海藻、干姜、昆布、桂心、羊靨。又如《外台秘要》曰:"又疗石痈,坚如石,不作脓方,以生商陆根烂捣敷之,燥则易,又治脑漏及诸痈疖"。其他,《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启玄》对肿瘤都有着进一步的论述,如《外科启玄·论癌发》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有所阐发,《外科正宗》对茧唇(唇癌)的描述,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对"翻花瘤症"的提及,尤其是《妇人大全良方》对妇科肿瘤的论述等,都说明肿瘤在中医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本章将具体引用于肿瘤各节。
祖国医学癌与巖通,《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此证由热毒积于膀胱所致,生于神道、灵台二六间,色紫黑不破,里面先自黑烂,初起不作寒热,亦不疼痛,治宜内托外散,若二十岁以外之人,由房劳积热而成者,不治。"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首将"嵒"作为恶性肿瘤病名,并进行了论述,如曰:"癌疾初发,却无头绪,……紫赤微肿,渐不疼痛……只是不破"。然宋、元时期癌仍多用岩,如乳岩而不用乳癌。迄明代,癌始被正式纳入恶性肿瘤的记述,如《外科启玄·论癌发》曰:"初起时不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必死"。以上说明,祖国医学无论对癌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药方面,都有着精湛的论述,对探索癌先兆提供了一定基础。由于癌不是一个单纯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因此癌的早期先兆是有反应基础的。然而所不幸的是癌症状难以早期发现,早期临床症状多数已为中、晚期病理演变了,因此必须尽力探索超早期先兆,这样才能阻截癌症于早期病理阶段,而且任何一种癌肿都有沿淋巴、血循转移的毒性,其中尤以恶性黑色素瘤播散最速、最多和最远。因此为了防止癌毒的危害和转移,力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必要探索癌的早期和超早期先兆,其意义比任何一个疾病皆更为重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