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家庭医疗用药小百科》 > 内科疾病
编号:11426968
坐骨神经痛
http://www.100md.com 《家庭医疗用药小百科》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上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及足部的疼痛症候群。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是坐骨神经本身发生的病变,多与感染有关,而受冷常为诱发因素。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其邻近组织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关节炎、椎管内肿瘤等引起。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以单侧为多。病初感到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或在发病初数周走路和运动时有短暂的下肢疼痛。以后逐渐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一侧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扩散,在持续性钝痛的基础上伴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的感或针刺样疼痛,夜间疼痛加重。为了避免牵挂坐骨神经而减轻疼痛,患者常取健侧卧位,坐时以健侧臀部着力,站立时身体重心移向健侧下肢,时间一久,可造成腰椎健侧及大腿后方、小腿肌肉松软无力、发凉至萎缩。

    治疗

    西药

    ●常可选用的镇痛、镇静药有氨基比林、复方阿司匹林、消炎痛、酰胺咪嗪、抗炎松、氟灭酸、保泰松、强痛定以及利眠宁、安定、眠尔通、非那根、扑尔敏等。为了改善神经传导,可应用维生素 B1、B12、B2、B6,并可给予血管扩张药,如地巴唑、烟酸、654-2 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神经代谢。急性期可应用具有消肿和脱敏作用的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亦可用氟美松或强的松进行局部神经封闭。急性水肿而出现严重根性痛时,可用速尿等脱水药,但同时须注意补充氯化钾。

    中成药

    ●坐骨神经痛患者肢体疼痛明显,并有麻木不仁或不能屈伸者,可用小活络丹。坐骨神经痛伴有盆腔炎,或有腿疼臂疼、心腹疼痛者,可用活络效灵丹。

    验方

    ●鲜八角刺根皮 500 克,白酒 1500 毫升。上一味铁锅内炒干,白酒泡浸1 周后,取药液擦痛处,并早晚各服 15 克。

    ●刺猬皮、黄酒适量。上一味焙焦研细末,每次 10 克,黄酒冲服,每日早晚各 1 次,连服 3 次为一疗程,不愈再服。主治坐骨神经痛。

    ●豨莶草 1000 克,桑枝 1500 克,60 度酒 250 毫升。前二味水煎 250 毫升,兑入白酒,装瓶备用,每日 3 次,每次服 20~25 毫升,连服 7 日。主治坐骨神经痛。

    ●威灵仙(研末)、白酒适量。上一味每服 1 汤匙,酒送下。主治坐骨神经痛。

    ●制川乌、白芍、鸡血藤各 30 克,干地黄、地龙、葛根各 15 克,当归、牛膝、姜黄、紫苏各 12 克,甘草 9 克。每日 1 剂,水煎分 3 次服。主治坐骨神经痛。

    ●桂枝、制川乌、羌活、独活各 4.5 克,苍术、白术、全当归、鸡血藤、威灵仙、汉防已各 9 克,嫩桑枝、桑寄生各 12 克。每日 1 剂,水煎服。主治坐骨神经痛。

    ●白芍 45 克,生地黄 30~60 克,枸杞子、制首乌、当归、木瓜各 15克,川芎 10 克,淮牛膝 20 克。水煎温服,日服 2 次。如偏风者加防风 10克,秦艽 12 克。偏寒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 9 克。偏热者加忍冬藤 30 克,络石藤 12 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芪 30~40 克,疼痛日久不愈者蜈蚣 4 条,蕲蛇 15 克。主治坐骨神经痛。

    ●白术 30 克,熟附子 9 克。水煎 2 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杜仲炭 30 克,牛膝 25 克,红花 30 克,南星 30 克,苍术 25 克,当归50 克。水煎服,两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一剂为一疗程。主治坐骨神经痛。

    ●麻黄、桂枝、牛膝、木瓜各 30 克,生姜 100 克,糊盐 30 克,全鸡一只。将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水浸,将鸡放入药水中,水量以鸡为界,将鸡煮脱骨后加生姜 100 克,糊盐 30 克,服时去渣吃肉喝汤,每日二次,连服七天为一疗程。主治坐骨神经痛。

    ●鸡血藤 15~20 克,大黄 10~15 克,芒硝 10~15 克,桂枝 10~15 克,柴胡 10~15 克,黄芩 10~12 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主治坐骨神经痛。

    敷贴法

    ●鲜生姜自然汁 500 克,明亮水胶 120 克,肉桂、细辛末适量。用文火同熬成稀膏,摊涂布上,临用时将研细的肉桂、细辛末掺于膏药中,外敷环跳、委中、承山 3 穴,每日 1 换。

    艾灸

    ●夹脊、秩边、环跳、委中、腰阳关、阳陵泉、承山、悬钟等穴。按艾炷灸法常规施术。每日施灸 1~2 次,每穴 3~5 壮,连用至愈。主治坐骨神经痛。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加灸其他穴位。如腰痛加肾俞、关元;臀痛加次髎;大腿后侧痛加承扶、殷门;膝痛加足三里;踝痛加昆仑。

    ●阿是穴、八髎、风市、昆仑、足三里等穴。按艾卷温和灸法施术,每穴每次施灸 10~20 分钟,每日灸治 1~2 次,或隔日灸治 1 次,7~10 次为 1疗程,疗程间隔 3~5 天。主治坐骨神经痛。临床中应根据病情配灸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等穴。

    ●肾俞、八髎、腰阳关、秩边、环跳、殷门、委中、风市、承山、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足临位、阿是穴。按艾炷隔姜灸法施灸。上述穴位均选患侧,每次选用 3~5 个穴位,轮换应用。每日灸治 1 次,重症患者也可每日灸 2~3 次,7 次为 1 疗程,疗程间隔 3~5 天。主治坐骨神经痛。

    ●大肠俞、秩边、环跳、风市、委中、阴陵泉、承山、绝骨等穴。按温针灸法施术。每次取 2~4 个穴位,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将带孔硬纸板(底面积为 4×\u65300X 厘米)套在每根针上,再取大约 2 厘米的艾卷,将其插在每根针柄上,距穴约 2~3 厘米,点燃(无焰)艾卷穴端。每穴灸 1~2 壮,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主治坐骨神经痛。一般每次循 1 条经取穴比循多条经取穴疗效更加满意。

    ●①肾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②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昆仑等穴;③髀关、足三里,上巨虚、冲阳等穴。按温灸温盒灸法操作。3组穴位轮换应用,每次选用该组 2~3 个穴位。电针治疗采用断续波,频率20~30 次/分,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 15~20 分钟。电针停后,将 1.5 寸艾卷两段点燃,放于艾灸盒中,置于针后的穴位上施灸,至艾卷燃尽为止。主治坐骨神经痛。循 1 条经取穴比循多条经取穴疗效更加满意,循 1 条经取穴,可以集中刺激量,增加刺激强度,提高治疗效果。

    ●阿是穴、八髎、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穴。按艾火针衬垫灸法施术。每穴每次施灸 5~7 壮,每日灸治 1~2 次,10 次为 1 疗程,疗程间隔 3~5天。主治坐骨神经痛。施灸时,以局部稍红晕为度。

    灯火灸

    ●环跳、殷门、承山、委中、足三里、阿是穴。采用明灯爆灸法施术。每穴灸 1 壮即可,每天施灸 1 次,10 天为 1 疗程。主治坐骨神经痛。

    敷灸

    ●风市穴。按敷灸法施术。将斑蝥研为极细末,密贮备用,敷灸前先用1 寸左右见方胶布,中央剪 1 小孔如黄豆大,贴在穴位上,然后取斑蝥粉适量放于剪孔上,上盖胶布固定。灸至以皮肤发红为度,约敷灸 0.5~2.5 小时。主治坐骨神经痛。若灸后局部出现水泡,须抽出液体,外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

    ●环跳、委中、承山等穴。按敷灸法常规操作。取鲜姜自然汁 500 克,明亮水胶 120 克,用文火同熬成稀膏,摊涂布上,临用时将研细的肉桂、细辛末掺于膏药中,敷于穴位上,每天换药 1 次,5 天为 1 疗程。主治坐骨神经痛。此法多用于痛痹。

    ●阿是、环跳、风市、委中、承山、昆仑等穴。按敷灸法常规施术。取毛莫全草 1~2 棵洗净,沥干,切碎、捣烂,加食糖约十分之一,敷贴于上述患侧穴位处。每次选 1~3 穴,轮流交替使用,敷贴范围约 3 厘米大小,敷后1~4 小时,局部有烧灼感即取下。主治坐骨神经痛。若 1~2 日后局部红肿疼痛,随后发生水泡,按常规处理。

    ●阿是穴。按敷灸法常施术。将生乌头 150 克加醋磨成糊状,入砂锅内熬至酱色为度(100℃,约 2 分钟);摊于布上厚约 0.5 厘米,贴敷痛处,每日换药 1 次,至愈为止,主治坐骨神经痛。此法只适于寒盛的坐骨神经痛。

    火罐法

    ●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志室、次髎、涌泉等穴。患者取适当体位。每次选 3~5 穴,用闪火法将大小适宜之火罐,扣拔在穴位上、留罐 10 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治疗 1 次。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拔罐法

    ●主穴:腰俞、环跳、委中、申脉、坐骨(大转子与尾骨尖连线中点下1 寸)。配穴:行痹加昆仑,着痹加阳陵泉,痛痹加十七椎,热痹加绝骨。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接或缓斜刺入皮肤浅静脉中,静脉不显处则直接刺在穴位上,旋即加拔火罐(以血出自止为度)。起罐后局部敷白及粉,以防止感染。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上点:环跳穴;下点:根据疼痛放散走向选用。足太阳型多取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足少阳型取风市、阳陵泉、绝骨、昆仑、丘墟等穴。每次取上、下点穴位各 1 处,局部消毒,用三棱针刺出血。环跳穴可刺入 3~6 分,其它穴位刺入 1~3 分,疾入疾出,出计后任其流血。血止后加拔火罐。如出血不畅或出血凝结,需立即加罐拔血。创口注意清洁,不做处理。视病情缓急,可隔 1~5 日治疗 1 次。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①腰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下髎、环跳等穴;②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悬钟、跗阳、丘墟、昆仑等穴。选取穴位或穴位周围显露的静脉血管,常规消毒。用消毒后的 16 号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拔罐,约 2~3 分钟去罐,用 2%碘酒棉球消毒针孔。①组穴每次可取 1~2 穴,②组穴每次可取 2~4 穴。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取①组穴适用于下腰痛,②组穴适用于下肢痛。

    ●①腰俞、委中、阳陵泉等穴;②风池、环跳、秩边、殷门、绝骨,昆仑等穴。先取①组穴,用 16 号三棱针,穴位常规消毒后,点刺出血,血止后拔罐,约 5 分钟后去罐。最后用 2%碘酒棉球消毒针孔。②组穴用毫针刺,用泻法,留针半小时,每隔 5 分钟捻转 1 次。起针后用 75%酒精棉球消毒针孔。

    针罐法

    ●主穴:①大肠俞、环跳、殷门;②新环跳(尾骨尖端旁开 3 寸处)、秩边、殷门。配穴:随症加减,阳陵泉、悬钟,昆仑、风市。以上两组穴交替使用。用毫针针刺得气后,选口径大小适宜的火罐,在主穴上扣针拔罐,留罐 10~15 分钟,启罐后继续留针 15 分钟,中间行针 2~3 次,每日治疗 1次,6 次为 1 疗程。主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①腰阳关、次髎、环跳、殷门、承山等穴;②阳陵泉、昆仑等穴。两组穴均取患侧穴位,用毫针深刺,得气后,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搓针捻转,使针体固定守气,留针 30 分钟。出针后在①组穴位上加拔火罐。每天治疗 1次,连治 1 周为 1 疗程,一般 1~2 个疗程便可治愈。主治坐骨神经痛的轻症而且体质虚弱者。

    ●阿是穴及其对应点。寻找患肢明显压痛点即阿是穴,取健侧与患肢阿是穴相对应的部位,以提、插、刮针、捻转或烧山火,留针 30~60 分钟,每10~20 分钟行针 1 次,同时在患肢阿是穴以快速针刺法(不留针)针之,并拔火罐 10~15 分钟后,以艾条灸 5~1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疗程间隔 3~5 天。主治适宜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药罐法

    ●阿是穴。用直径 4~10 厘米不等的竹管,经药汁(配方: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 100 克)煮沸后,按疼痛部位行拔罐治疗,病情较重者行强化的、沿经络走行密排拔罐。每次留罐 15~20 分钟。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针灸罐法

    ●双阳穴(环跳与风市之中点向内,适当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之正中间找出取穴点,再由此点向上向下各 1 寸处分别取之)。用 75%酒精棉球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在患侧两穴上各直刺 2.3~3 寸,予以提插捻转中强刺激。针感:酸、沉、胀、触电样,向上放散至腰胯部,向下放散至足趾部,留针 10~20 分钟,起针后配用艾条悬灸 10 分钟。然后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火罐,留罐 10 分钟。每日治疗 1 次,10 次为 1 疗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主穴:环跳、秩边、阳陵泉、肾俞;配穴:承山,殷门、绝骨。主穴用热补法,针尾上加 2 厘米长艾条 1 段,在针身周围皮肤上垫块 5 厘米方圆的硬纸(以防零星艾绒掉下烧伤皮肤)。艾条燃尽后,针柄上加 95%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拔上火罐,留罐 15~20 分钟(根据负压的大小而定,预防时间过长起水泡)。配穴用平补平泻针法。每天治疗 1 次,7 天为 1 疗程。主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水针罐法

    ●太阳经:秩边、环跳、委中,承山等穴;少阳经: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等穴;阳明经:髀关、伏兔、足三里、条口等穴。取痛点放射线为患经,就近取穴,顺经进针(用 512 号长注射针〕,得气后退针,同时注入成药(当归液或麝香液等注射液),药物可辨症配之,使药物顺经络而疏导。(根据病情需要可同时疏导数经)。出针后在针眼处拔上火罐,导其瘀滞之邪(流出少量暗紫色瘀血),拔 5 分钟后起罐,按常规消毒。隔 2~3 日治疗1 次,10 次为 1 疗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火针罐法

    ●环跳、秩边、殷门、阳陵泉、承山、阿是穴。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每次取 2~3 个穴,先行点穴按压做好标记,穴位常规消毒,用自制 20号寸火针,于酒精灯上烧的寸余,待针烧至白而发亮时.迅速刺入穴位 0.5~k 寸,并迅速出针,刺穴要准,出针要快,然后再取大号火罐即在穴位上拔之,留罐 5~10 分钟,使局部皮肤红紫或出少量血为宜,起罐后局部常规消毒,一周内勿洗澡,每周治疗 1 次,5 次为 1 疗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针刺加闪罐或走罐法

    ●主穴:膈俞(双),胆俞(双)、阿是穴;配穴:全腿痛加环跳、丘墟,疼痛以膝关节以下为主加阳陵泉、承山,以髋关节以下、膝关节以上为主者加风市、承扶,以腰骶部为主者加命门、次髎;瘀血明显者加血海、三阴交透悬钟。患者取俯卧位,尽量放松腰背部肌肉。穴位常规消毒后,取 26号 6 寸长毫针,先垂直快速刺入膈俞穴皮下,得气后将针向下透刺至胆俞穴,边推进边捻转,使针感沿足太阳经脉向下传导至腰骶、臀部。然后再用 26号 2~3.5 寸长毫针(据下同穴位而择不同尺寸的针具)针刺配穴,得气后行提插手法,使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或沿经传导的针感,频率及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 25 分钟。起针后再在疼痛明显或压痛点处,施以闪罐或走罐术,至局部红润、温热为佳。以上方法疼痛重者每日 1 次,疼痛减轻后隔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气功疗法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微屈站立,两脚微成内八字,十趾抓地;舌抵上腭,竖项,含胸拔背,沉肩垂时,提肛松腰,松小腹,两手自然下垂于两腿侧,周身放松,意守丹田。两目平视远方或垂眼帘视鼻端。接上势,两手紧握成拳,分别移向后背,以拳背食指根部(拳尖)抵往各一侧的肾俞穴,要用力,以穴位感受到有压痛或酸胀为宜。然后晃动腰腹部,按左扭一前仰一右扭一后俯的顺序,顺时针晃动一圈,幅度尽力能大则大,晃动 80~100圈后,再逆时针晃动 80~100 圈。而后稍停顿一下,意守丹田,随之以两拳尖在两肾俞穴揉动 30~40 下、以穴位有酸胀热感为宜。接上势,两拳变掌,由肾俞穴分别经两胁前移,贴小腹。拇指紧按小腹上缘,余四指向下,紧按小腹下缘,两手虎口相对,中间突出丹田部位,然后上下抖动小腹 30~40次,此时意守丹田,气沉小腹,切不可上浮。

    辅助疗法

    ●交替后伸腿:双手扶在床架、椅背、桌边,上体保持正直,双腿伸直交替后伸,同时抬头挺胸,动作幅度从小到大,每天 1~2 次,每次 2~5 分钟。

    ●活动腰胯,两足平行站立,两手插腰,上体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做轻度的环转练习,每次 1~2 分钟。

    ●插腰深蹲:两足平行站立,上体保持正直,两手插腰,做深蹲练习,每次 1~2 分钟。

    ●屈髋抱膝:患者可伸屈两侧髋膝关节至最大限度,并用双手按压屈曲的双膝,使其反复接触胸腹部 5~10 次,再自动或被动伸直双小腿。

    ●举腿展肢:将健侧腿举至 90°\u65292X慢慢抬举。先健侧,后患侧,脚跟放在凳子或其他支架上,两上肢伸直,交互用手指去接触大趾,左右展动。注意开始时要缓慢,幅度小一些。

    ●摇摆双肩:两手握拳,屈时成 90°\u65292X放于身体两侧肋部。再摆摇双肩,两手也随之摆动,腰部随之扭动,共 24 次。

    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睡硬板床 2 周左右,减少臀部过度牵伸,防止受风和受寒,注意劳逸结合,起居作息应有规律,注意防潮,衬衣汗湿后及时换洗,出汗后不宜马上洗浴。慢性期应配合锻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