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1787
正在崛起的“药港”——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发展扫描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3日 61(总第3369期)
     前不久,一位正在攻读制药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朋友委托将赴连云港采访的记者一件事:“听说那里的医药产业很发达,当地政府要打造‘药港’,几家制药企业都很‘牛’,也都重视研发和人才引进,你去帮忙考察一下该市医药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说不定毕业后我去连云港工作。”朋友的嘱托与记者的采访任务竟不谋而合。日前,记者来到连云港,对该市的医药产业进行了近距离的扫描。

    ■“药港”已现雏形

    “上海有‘张江药谷’、成都有‘西部药谷’、泰州有‘中国第一医药城’……这些医药‘集团军’或是以大都市作支撑,或是有医药巨人参与,连云港虽然只是不大的发展中城市,但照样具有建‘城’造‘谷’的底气。”连云港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家保介绍说,有几组数据很有说服力:从创新能力来看,去年国家统计局首届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信息排行榜上,连云港市恒瑞医药、豪森药业、康缘药业、正大天晴四大骨干企业分别位居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第二、第五和中成药制造企业第五、第十三,除了以上企业,江苏省仅有扬子江药业一家入围。某权威研究报告显示,恒瑞医药研究占销售收入比重为4.99%,在国内骨干医药企业中处于第三位,远高于哈药的0.39%、北京同仁堂的0.25%。在竞争力排名中,恒瑞居第十七位,康缘居第四十位。
, http://www.100md.com
    从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来看,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百强中,江苏省有9家企业入围,该市占4家。2005年江苏省全省医药行业排行中,该市有3家企业进入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前10名,恒瑞、豪森、正大天晴和康缘分别位居利税十强的第二、六、七、八位。恒瑞净利润率为9.00%,高于著名跨国药企辉瑞的8.65%。2005年销售利润率为18%,远高于扬子江的8%。

    此外,在医药包装和医疗器械等产业上,连云港市也有不俗表现。中金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医药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千樱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消毒灭菌设备的企业,主产品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

    “除了重视创新外,连云港市医药产业还有两个特点,那就是现代医药体系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连云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祥启指出,从前者来看,该市医药制造业已初步成为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6大生产基地,在新型抗肿瘤药物、新型抗肝病药物、新型中药及制剂、医药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部分产品在国内具有品牌效应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恒瑞医药的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正大天晴的甘利欣,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等,单产品年销售额均在亿元以上。以大中型医药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式发展趋势明显,新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所提高,以化学药、中成药为主体,医药包装和器械为特色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 百拇医药
    从后者来说,通过几年来体制改革、资产重组和GMP改造,一批医药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市医药产业具有高集中度和主导产品技术层次较高的特点。全市主要医药企业大多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厂,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正在构筑形成。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已经在开发区形成规模和产业积聚效应。赣渝、灌云等县的产业园区也开始集中引进和布局化学药品制造业。医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格局,有利于形成地区品牌效应,实现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李祥启认为,医药产业在连云港市工业行业中集中度最好,具有较好的产业层次。从产业基础、整体环境、产业持续扩张条件和能力分析,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其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并随着竞争力提高和规模持续扩张,增强对全市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提升在省内外的产业地位。一个“医药大港”已现雏形。

    ■“成形”尚待时日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日趋紧张,业内竞争更加激烈,新一轮的洗牌已在业内悄然启动,医药行业正走向争雄称霸的“战国时代”。与此相伴,医药产业正进入“集团军”时代,多样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向。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各类“药谷”100多家,生物医药园区50多个。这些信息在提示我们,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出现了产业联盟和整合的趋势,“集团军”作战的局面已很明显。
, 百拇医药
    这种在未来竞争中决定胜负的良性局面在连云港形成了吗?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杰感叹道:“我们经常感觉到在市场竞争中身单势薄。对手已变得更有背景、更强悍,孤军作战将会更艰难。”他介绍说,很多城市正在尝试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推进各自的医药产业,并采取各种政策促进其发展。打造“药城”、“药谷”已不再是医药企业简单的1+1组合,而是在探讨更有效的深层次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激活各企业科研、人才、设备等资源,打造更具战斗力的“合成化部队”。

    “连云港市医药企业虽拥有强劲的科研实力,但它们各自独立,在技术、人才和科研设备以及信息等方面缺乏交流和沟通,经常是各打各的算盘,互不联系。如牵头组织一些国内专家论坛,常是一家企业独自承担,很少有两个以上企业联合组织的。这样,既加重了企业负担,也没有充分利用各家资源。”张杰还遗憾地指出,目前,该市医药产业最有影响力的称呼仅仅是“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这在江苏省就有5个。这种缺少个性化元素以及凝聚力、号召力的概念使得该市医药产业在全国性“集团作战”的新竞争形势下,显得身单力薄。
, 百拇医药
    除此以外,连云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祥启还认为,该市医药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首先是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行业综合实力有待提高。该市全部企业目前从规模上看都属于中型企业,没有在国内拥有很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型医药企业。全市医药产业的整体规模和龙头企业的实力仍缺少优势。

    其次是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提高。连云港市药检所、药物安全评价研究机构、临床药理基地等新药研发平台需要加强和完善。对于医药研发具有重要作用的相关服务如:医药信息提供、药品申报、临床试验组织等方面,缺少专门化的机构和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制约医药新产品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另外,该市医药企业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营销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医药工业特别是化学原料药迅速发展的区域往往是与国际主要市场保持紧密联系的区域。目前,该市多数医药企业未能直接将产品供给最终用户,对于国际市场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信息系统。该市部分医药企业营销方式缺乏创新,影响医药产业规模的扩张和国内外市场对医药品牌的认知。
, 百拇医药
    “要想把连云港市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医药大港’,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券在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祥启最后说。

    ■未来从“药港”启航

    连云港的医药产业如何迎战“集团军”,如何在新一轮突围中占尽先机……这些难题已很现实地摆在面前。

    有经济学家坦言,名牌最终将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生命力的代名词。对于连云港来说,如何在更高的层面上着力塑造其医药产业品牌,将直接关系到该产业乃至城市竞争力水平。

    李祥启指出,加强医药产业的品牌建设刻不容缓,下一步,该市将通过注册、商标保护等方式搞好全市重大医药品牌的扶持,提高知名度。利用名牌促进相关产品的生产及营销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共同做大做强品牌。

    “研发创新,跨越发展”也是决定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据了解,国内很多城市“药城”、“药谷”、“药都”的建设并非都成功。有专家指出,由于不注重创新,一些“药城”、“药谷”无非就是一个工业区占了一片地而已,没有改变制药企业小而散的趋势。目前,医药行业正从20多年的效益高增长态势向赢利平稳期转变。这时,重科研型的医药企业将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所以连云港在打造“药港”时,要突破陈旧模式,在创新中需求新的突破,这才是“药港”的生命力之所在。
, 百拇医药
    创新离不开科研实力的提高和人才的聚集。在经济洼地如何集聚智力资源,应该是“药港”建设的重要课题。据了解,连云港市将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通过博士后流动站、技术中心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以各种形式前来工作。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内外设立研发机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人才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市内医药企业设立技术股,通过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利益分配。要落实有关法律和政策,对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作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的规定,凡经认定的生物与医药高技术成果可作为要素参与项目投资。并将通过优惠措施,引进知名的科研企业、研究机构入驻。并通过企业与学校合作等方式,培养中低技术人员。从而实现高级科研人才和普通销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筑可共享的科研资源,拓宽与外界的交流渠道。

    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撑。除引进战略投资者外,上市融资也是解决药企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徐家保介绍说,连云港市将充分发挥新医药产业基地的“集中”效应,借鉴骨干药企的上市经验,通过培育,指导、扶持一些其他优势企业上市,滚动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该市众多药企发展的资金瓶颈。目前,该市引进的企业大都是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这为在股市上壮大“连云港‘药港’板块”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发展条件。
, http://www.100md.com
    如何通过拉长产业链实现专业化生产,扩大产业规模和层次,也是“药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据悉,近年来,该市县域经济中的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仅去年一年,该市新投产的上规模医药中间体企业达到就10家,从而成为了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基地。此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医辅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市恒瑞、豪森、七一六以及省化学工业园也有很多原料原药出口。在中药产业延伸产业链方面,他们将建设连云港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研究和规模化种植,为基地内企业提供高质量药源,同时向国内外提供正品、性状良好、有效成分高度富集、遗传性稳定的优质种苗。

    “‘十一五’期间是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徐家保指出,到2010年,该市将培育形成3~5个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优势企业,3~5个年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向型企业,建成“国内知名、地区领先”的新医药基地。

    可以想象,当这些规划成为现实时,连云港已不仅是“东方大港”,还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医药大港”,傲然屹立于黄海之滨,连云港医药产业的未来也将从此起航,驶向更光明的前方!

    本报记者王华锋采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