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4669
吃药前想想谁买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4.23
     美国研究人员在PLoS Medicine在线期刊上公布的一项独立研究显示:相当一部分健康研究带有赞助者一定程度的倾向性。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结果往往带有赞助者的意志,这种现象在食品和饮料领域中较为少见。

    研究人员共查阅了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刊登的206篇文献,内容为非酒精饮料的人体研究报道,结果发现只有54%的文献公开了试验资金来源,企业赞助研究所带有的倾向性比非企业赞助者高4~8倍,这些研究的资助企业主要为食品和饮料企业。当然,这种情况在制药企业所赞助的研究中同样存在。

    研究人员指出,由生产企业所发起的试验,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种试验倾向性可以理解,控制不好却可能导致学术滑坡。企业极少会去研究自己产品的不良作用:他们可能通过剂量控制来制造“有效”、“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性”的结论或是在摘要中忽略不利结果,取消或延期刊登结果不利的研究报道。

    “谁负担费用,谁加以控制”,这句古老的谚语用在这里非常合适,而那句发人深省的话“缺乏证据并不意味着证据缺乏”,实在值得各位在服药前细细思量。(邵建国)

    【小评】:对于企业而言排在首位的永远是市场而不是公益,制药企业同样不例外,跨国公司所谓的企业公民行为从来都带有其为市场服务的深深烙印,只不过有些做得比较完美,能将公益行为巧妙地与市场行为相结合。这也给各国药品监管机构提了个醒,不要轻易相信某个企业赞助的相关试验结果,凡是涉及公共健康安全的重大试验项目最好不要出现关联企业的影子。(陈国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