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同步推动房颤学术发展
本报北京讯 记者马艳红报道 目前,国际上关于房颤的治疗有哪些新的变化,其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日前北京召开的“心房颤动国际在线论坛”上,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杨延宗教授和马长生教授与部分在京媒体就房颤学术领域所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届论坛是由国际动态心电图与无创心电学会(ISHNE)主办。胡大一教授和马长生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分别谈到了近来房颤治疗领域的进展和现状。他们指出,近年来国际上对于房颤机制的理解不断深入,并相应带来了治疗上的变化。多年来对房颤治疗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控制房颤时心室率;抗凝治疗,预防栓塞并发症。其中第一和三点的进步尤为明显。
首先,导管消融治疗的进步使得房颤的根治露出了曙光,这也是近些年房颤治疗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现有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已经表明,对于复发性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尤其是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患者,导管消融的确是有效控制房颤复发一个理想选择方法,可以说房颤的治疗已经开始进入了导管消融的时代。
其次,针对房颤的主要并发症——栓塞,抗凝治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心房颤动患者的服药率极低,应用华法林抗凝与指南存在巨大差距,还有很多患者应用抗凝治疗但没有监测。显然,在目前不能成功根治房颤的前提下,增强基层医院医生对抗凝治疗认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极其重要,可以因此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证实,与国际上其他研究一样,中国人应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的抗凝强度为INR在2.0~3.0之间,纠正了某些人认为亚洲人或中国人应该采用更低强度抗凝的误区。
第三,随着房颤基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的可能使得房颤患者获益的抗心律失常和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正在得到发展,并可能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专家认为,随着针对房颤的研究从组织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的水平,房颤相关蛋白的发现、相关离子通道的证明、相关基因的明确,正向着根治房颤的最终目标迈进,尽管目前距离这一目标还很远,但有包括众多中国专家在内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房颤这一人类顽疾,迟早会被我们所攻克。, http://www.100md.com
本届论坛是由国际动态心电图与无创心电学会(ISHNE)主办。胡大一教授和马长生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分别谈到了近来房颤治疗领域的进展和现状。他们指出,近年来国际上对于房颤机制的理解不断深入,并相应带来了治疗上的变化。多年来对房颤治疗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控制房颤时心室率;抗凝治疗,预防栓塞并发症。其中第一和三点的进步尤为明显。
首先,导管消融治疗的进步使得房颤的根治露出了曙光,这也是近些年房颤治疗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现有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已经表明,对于复发性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尤其是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患者,导管消融的确是有效控制房颤复发一个理想选择方法,可以说房颤的治疗已经开始进入了导管消融的时代。
其次,针对房颤的主要并发症——栓塞,抗凝治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心房颤动患者的服药率极低,应用华法林抗凝与指南存在巨大差距,还有很多患者应用抗凝治疗但没有监测。显然,在目前不能成功根治房颤的前提下,增强基层医院医生对抗凝治疗认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极其重要,可以因此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证实,与国际上其他研究一样,中国人应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的抗凝强度为INR在2.0~3.0之间,纠正了某些人认为亚洲人或中国人应该采用更低强度抗凝的误区。
第三,随着房颤基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的可能使得房颤患者获益的抗心律失常和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正在得到发展,并可能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专家认为,随着针对房颤的研究从组织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的水平,房颤相关蛋白的发现、相关离子通道的证明、相关基因的明确,正向着根治房颤的最终目标迈进,尽管目前距离这一目标还很远,但有包括众多中国专家在内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房颤这一人类顽疾,迟早会被我们所攻克。, http://www.100md.com